温肾止痛颗粒镇痛及抗炎效应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理论研究 | 第10-18页 |
1 骨质疏松 | 第10-14页 |
·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 | 第10-12页 |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 第12页 |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 | 第12-13页 |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3-14页 |
2 骨质疏松的临床治疗 | 第14-18页 |
·骨质疏松症的西医治疗方法 | 第14-15页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 第15-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8-22页 |
1. 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 第18-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实验条件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2 抗炎作用 | 第19-20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实验条件 | 第20页 |
3. 实验方法及结果 | 第20-22页 |
·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 第20页 |
·对巴豆油混合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第20-21页 |
·温肾止痛颗粒对大鼠塑料环肉芽肿的影响 | 第21-22页 |
实验结果 | 第22-28页 |
1 对小鼠热刺激的影响(热板法) | 第22-23页 |
2 对小鼠化学刺激的影响(醋酸扭体法) | 第23-24页 |
3 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4 对巴豆油混合致炎剂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 第25-26页 |
5 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讨论 | 第28-34页 |
1 镇痛作用实验讨论 | 第28-29页 |
·疼痛的机制 | 第28页 |
·镇痛模型的选择 | 第28-29页 |
·温肾止痛方镇痛作用的影响 | 第29页 |
2 抗炎作用实验讨论 | 第29-31页 |
·炎症的机制 | 第29-30页 |
·抗炎模型的选择 | 第30页 |
·温肾止痛方抗炎作用的影响 | 第30-31页 |
3 温肾止痛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探讨 | 第31-34页 |
·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疼痛和炎症的认识 | 第31页 |
·中医对骨质疏松疼痛和炎症的认识 | 第31-32页 |
·温肾止痛方镇痛抗炎作用的机制的探讨 | 第32页 |
·温肾止痛方镇痛抗炎作用的中医研究探讨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附录 | 第40-4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就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