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1页 |
1.1 三氯生及其环境污染现状 | 第14-17页 |
1.1.1 三氯生简介 | 第14-15页 |
1.1.2 三氯生在水相环境和固相环境中的污染现状 | 第15-17页 |
1.1.3 微生物对三氯生的耐药性 | 第17页 |
1.2 三氯生降解去除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1 三氯生物理去除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2 三氯生化学降解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3 三氯生生物降解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作用效应 | 第20-27页 |
1.3.1 表面活性剂简介 | 第20页 |
1.3.2 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作用效应 | 第20-27页 |
1.3.2.1 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的增溶作用 | 第20-22页 |
1.3.2.2 表面活性剂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在水-土壤(底泥)体系中的分配/迁移 | 第22-24页 |
1.3.2.3 表面活性剂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在水-土壤(底泥)体系中的生物降解 | 第24-27页 |
1.4 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第27-31页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7-29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三氯生分配/迁移规律研究 | 第31-51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2-37页 |
2.2.1 材料 | 第32-33页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3-34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2.2.3.1 底泥采集及其理化性质 | 第34页 |
2.2.3.2 增溶实验 | 第34-35页 |
2.2.3.3 吸附实验 | 第35-36页 |
2.2.3.4 解吸附实验 | 第36-37页 |
2.2.4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7页 |
2.2.5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第3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7-50页 |
2.3.1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三氯生的增溶作用 | 第37-39页 |
2.3.2 不同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三氯生在底泥上的吸附行为 | 第39-45页 |
2.3.3 底泥性质对三氯生在水-底泥混合体系中吸附行为的影响 | 第45-48页 |
2.3.4 不同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底泥上三氯生的脱附行为 | 第48-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强化三氯生生物降解作用研究 | 第51-63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7页 |
3.2.1 材料 | 第51-53页 |
3.2.2 河水与底泥 | 第53-54页 |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4页 |
3.2.4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3.2.4.1 三氯生污染底泥的制备 | 第54-55页 |
3.2.4.2 表面活性剂溶液配制 | 第55页 |
3.2.4.3 好氧降解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3.2.4.4 厌氧降解实验方法 | 第56页 |
3.2.4.5 取样及样品预处理方法 | 第56页 |
3.2.5 分析测试方法 | 第56页 |
3.2.6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第56-5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3.3.1 不同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三氯生的好氧降解 | 第57-58页 |
3.3.2 鼠李糖脂同系物作用下三氯生的好氧降解 | 第58-60页 |
3.3.3 鼠李糖脂作用下三氯生的厌氧降解 | 第60-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鼠李糖脂强化三氯生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63-78页 |
4.1 引言 | 第63-64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64-66页 |
4.2.1 材料 | 第64页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64-65页 |
4.2.3 影响因素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4.2.4 分析测试方法 | 第66页 |
4.2.5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第6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6页 |
4.3.1 鼠李糖脂浓度的影响 | 第66-69页 |
4.3.2 三氯生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69-70页 |
4.3.3 河水-底泥混合体系pH的影响 | 第70-72页 |
4.3.4 河水-底泥混合体系温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4.3.5 河水-底泥混合体系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73-74页 |
4.3.6 河水-底泥混合体系转速的影响 | 第74-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鼠李糖脂作用下三氯生好氧降解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 第78-92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78-84页 |
5.2.1 生化试剂盒 | 第78-79页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79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79-83页 |
5.2.3.1 样品采集 | 第79页 |
5.2.3.2 总DNA提取 | 第79-82页 |
5.2.3.3 PCR扩增 | 第82-83页 |
5.2.3.4 Illumina Miseq 2000 测序 | 第83页 |
5.2.4 测序数据统计分析 | 第83-8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4-90页 |
5.3.1 土著微生物种群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 第84-85页 |
5.3.2 土著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分析 | 第85-87页 |
5.3.3 土著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细分 | 第87-9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2-95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创新点 | 第93-94页 |
展望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1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附件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