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脱硫与固硫论文

半焦负载铁基氧化物脱除SO2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SO_2的危害第10页
    1.3 SO_2污染及排放现状第10页
    1.4 SO_2控制技术第10-12页
        1.4.1 燃烧前脱硫第10页
        1.4.2 燃烧中脱硫第10-11页
        1.4.3 燃烧后脱硫第11-12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6 我国的能源利用现状第15页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15-17页
2.实验设备和研究方法第17-24页
    2.1 脱硫剂样品制备的实验设备第17-18页
    2.2 脱硫剂样品的制备第18-20页
        2.2.1 原煤和原生物质的预处理第18页
        2.2.2 煤样的酸洗和水洗第18-19页
        2.2.3 煤样和生物质的热解、植入活性组分和活化第19-20页
    2.3 脱硫剂样品的脱硫性能实验第20-22页
    2.4 脱硫剂的活性评价指标第22页
    2.5 脱硫剂的表征第22-24页
3.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4-41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实验条件第24-25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5-33页
        3.3.1 粒度对脱硫剂脱除SO_2性能的影响第25-26页
        3.3.2 载体对脱硫剂脱除SO_2性能的影响第26-28页
        3.3.3 温度对脱硫剂脱除SO_2性能的影响第28-29页
        3.3.4 气氛对脱硫剂脱除SO_2性能的影响第29-31页
        3.3.5 金属组分(Fe)对脱硫剂脱除SO_2性能的影响第31-32页
        3.3.6 同时脱除SO_2和NO过程中NO对SO_2的影响第32-33页
    3.4 脱硫剂的表征第33-40页
        3.4.1 脱硫剂的比表面积对SO_2脱除性能的影响第33-36页
        3.4.2 脱硫剂的活性组分对SO_2脱除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3.4.3 脱硫剂的表面官能团对SO_2脱除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3.4.4 脱硫剂的表面形貌对SO_2脱除性能的影响第38-40页
        3.4.5 脱硫剂实际负载的活性组分含量第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脱硫机理探讨第41-47页
    4.1 国内外研究理论第41-43页
        4.1.1 吸附态分子反应机理第41页
        4.1.2 吸附态分子和气态分子反应机理第41-43页
    4.2 TG-MS分析技术第43-44页
    4.3 脱硫剂的TG-MS分析第44-46页
    4.4 脱硫反应机理第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5.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5.1 结论第47页
    5.2 论文创新点第47-48页
    5.3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介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0MW预干燥燃褐煤锅炉富氧燃烧的数值模拟
下一篇:白云石热分解动力学分析及其脱硫产物CanOn-1S团簇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