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6-26页 |
1.1 植物多糖的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1.1.1 植物多糖的提取及纯化技术 | 第16-17页 |
1.1.2 植物多糖的结构分析及鉴定 | 第17页 |
1.1.3 植物多糖的抗病毒、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17-18页 |
1.2 槲寄生的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1.2.1 槲寄生的分布 | 第18-19页 |
1.2.2 槲寄生的化学成分及生理功能 | 第19-20页 |
1.2.3 槲寄生多糖的研究 | 第20页 |
1.3 细胞凋亡 | 第20-22页 |
1.3.1 细胞凋亡的概述 | 第20页 |
1.3.2 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 | 第20-22页 |
1.4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第22-24页 |
1.5 课题来源与目的意义 | 第24-26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24页 |
1.5.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6页 |
2 槲寄生多糖分离纯化、性质及结构研究 | 第26-4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2.1.1 材料 | 第26页 |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6-27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2.2.1 槲寄生多糖的提取 | 第27-28页 |
2.2.2 槲寄生多糖及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28-29页 |
2.2.3 槲寄生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29页 |
2.2.4 槲寄生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 第29页 |
2.2.5 槲寄生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第29-30页 |
2.2.6 槲寄生多糖的旋光度测定 | 第30页 |
2.2.7 槲寄生多糖的紫外光谱(UV)检测 | 第30页 |
2.2.8 槲寄生多糖的红外光谱(FT-IR)检测 | 第30页 |
2.2.9 槲寄生多糖的核磁共振谱(NMR)检测 | 第30页 |
2.2.10 槲寄生多糖的甲基化分析 | 第30-31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4页 |
2.3.1 槲寄生粗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第31-33页 |
2.3.2 槲寄生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33页 |
2.3.3 槲寄生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 第33-35页 |
2.3.4 槲寄生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 | 第35-36页 |
2.3.5 槲寄生多糖的UV光谱分析 | 第36-37页 |
2.3.6 槲寄生多糖的FT-IR分析 | 第37-39页 |
2.3.7 槲寄生多糖的NMR分析 | 第39-42页 |
2.3.8 槲寄生多糖的甲基化分析 | 第42-44页 |
2.4 讨论 | 第44-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3 槲寄生多糖抑制HepG2.2.15细胞增殖及体外抗乙肝病毒研究 | 第46-5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3.1.1 材料 | 第46页 |
3.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46-47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4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7-50页 |
3.2.1 细胞的培养 | 第47-48页 |
3.2.2 槲寄生多糖对HepG2.2.15细胞增殖抑制研究 | 第48页 |
3.2.3 槲寄生多糖对HBV-DNA抑制研究 | 第48-49页 |
3.2.4 槲寄生多糖对HBV抗原抑制研究 | 第49-50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3.3.1 槲寄生多糖对HepG2.2.15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第50-51页 |
3.3.2 槲寄生多糖对HBV-DNA抑制作用 | 第51-52页 |
3.3.3 槲寄生多糖对HBV抗原抑制研究 | 第52-53页 |
3.4 讨论 | 第53-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槲寄生多糖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和凋亡的研究 | 第56-75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56-58页 |
4.1.1 材料 | 第56页 |
4.1.2 主要试剂及配置 | 第56-57页 |
4.1.3 主要抗体 | 第57页 |
4.1.4 主要引物 | 第57-58页 |
4.1.5 主要仪器 | 第5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8-63页 |
4.2.1 细胞培养 | 第58-59页 |
4.2.2 槲寄生多糖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研究 | 第59-60页 |
4.2.3 槲寄生多糖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60页 |
4.2.4 槲寄生多糖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0页 |
4.2.5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相关mRNA表达 | 第60-62页 |
4.2.6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 | 第62-6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3-73页 |
4.3.1 槲寄生多糖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第63-64页 |
4.3.2 槲寄生多糖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64-65页 |
4.3.3 槲寄生多糖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65-66页 |
4.3.4 槲寄生多糖对HepG2细胞周期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66-69页 |
4.3.5 槲寄生多糖对HepG2细胞凋亡蛋白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69-73页 |
4.4 讨论 | 第73-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 槲寄生多糖调控HepG2细胞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5-96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75-76页 |
5.1.1 材料 | 第75页 |
5.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75页 |
5.1.3 主要仪器 | 第75-76页 |
5.1.4 主要软件 | 第76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76-78页 |
5.2.1 蛋白质提取 | 第76页 |
5.2.2 蛋白浓度测定 | 第76页 |
5.2.3 SDS-PAGE电泳检测 | 第76页 |
5.2.4 蛋白还原烷基化及酶解 | 第76页 |
5.2.5 iTRAQ标记 | 第76-77页 |
5.2.6 2D-LC-MSMS分析 | 第77-78页 |
5.2.7 蛋白的定量与定性 | 第78页 |
5.2.8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8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78-93页 |
5.3.1 蛋白提取及浓度测定 | 第78-79页 |
5.3.2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 第79-82页 |
5.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82-93页 |
5.4 讨论 | 第93-9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结论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滿认表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