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纳米电极的简介 | 第12-13页 |
2.COMSOL有限元模拟及数据拟合 | 第13-15页 |
3.首次碰撞时间检测纳米粒子的相关介绍 | 第15-17页 |
4.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设想 | 第17-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4页 |
第二章 单一金纳米电极的制备、表征、电化学模拟及拟合 | 第24-41页 |
1.引言 | 第24-25页 |
2.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2.1 药品和试剂 | 第25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2.3 有限元模拟 | 第25-27页 |
2.4 金纳米盘电极(AuNEs)和金纳米线电极(AuNWEs)的制备 | 第27页 |
3.结果和讨论 | 第27-37页 |
3.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7-28页 |
3.2 金纳米盘电极的循环伏安响应 | 第28-30页 |
3.3 金纳米线电极的循环伏安响应 | 第30-34页 |
3.4 金纳米线电极异相电子传递的动力学性质探究 | 第34-37页 |
4.实验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第三章 依据单一金纳米孔电极上首次碰撞时间实现对低浓度大分子溶液浓度检测 | 第41-58页 |
1.引言 | 第41-42页 |
2.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2.1 药品和试剂 | 第42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2.3 有限元模拟 | 第43-44页 |
2.4 金纳米孔电极的制备 | 第44页 |
3.结果与讨论 | 第44-54页 |
3.1 金纳米孔电极的表征 | 第44-45页 |
3.2 聚苯乙烯微球的表征 | 第45-46页 |
3.3 金纳米孔电极的循环伏安响应 | 第46-49页 |
3.4 通过首次碰撞时间测算浓度 | 第49页 |
3.5 纳米孔电极刻蚀后对首次碰撞时间影响 | 第49-50页 |
3.6 纳米孔电极对不同浓度聚苯乙烯微球的碰撞响应 | 第50-53页 |
3.7 COMSOL模拟不同浓度聚苯乙烯微球的碰撞响应 | 第53-54页 |
4.实验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第四章 单一金纳米盘电极的电化学响应及应用 | 第58-72页 |
1.引言 | 第58-59页 |
2.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2.1 药品和试剂 | 第59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59页 |
2.3 有限元模拟 | 第59-60页 |
2.4 制备金纳米盘电极和对氨基苯硫酚修饰的金纳米盘电极 | 第60-61页 |
3.结果和讨论 | 第61-67页 |
3.1 金纳米盘电极在多种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响应 | 第61-63页 |
3.2 金纳米盘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响应 | 第63页 |
3.3 金纳米盘修饰电极检测TNT | 第63-65页 |
3.4 金纳米盘电极对生物大分子的响应 | 第65-66页 |
3.5 金纳米盘电极的边缘效应 | 第66-67页 |
4.实验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第五章 Pt-Pd双金属纳米簇/氧化还原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表征及电化学催化 | 第72-87页 |
1.引言 | 第72-73页 |
2.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2.1 药品和试剂 | 第73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73页 |
2.3 PtPd/RGO/GCE电极的制备 | 第73-75页 |
3.结果与讨论 | 第75-82页 |
3.1 PtPd/RGO纳米粒子的表征 | 第75页 |
3.2 PtPd修饰电极的表征 | 第75-78页 |
3.3 PtPd修饰电极对甲醇的电化学催化性能 | 第78-81页 |
3.4 PtPd修饰电极对草酸的电化学催化性能 | 第81-82页 |
4.实验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工作展望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