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旅游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

基于增加价值的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6-17页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7-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8-20页
        1.4.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2 创新点第19-20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增加价值理论第20-29页
    2.1 旅游企业及其社会责任第20-23页
        2.1.1 旅游企业的界定第20-21页
        2.1.2 旅游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界定第21-23页
    2.2 增加价值理论第23-29页
        2.2.1 增加价值内涵第23-24页
        2.2.2 增加价值的计算方法第24-26页
        2.2.3 增加价值的特性第26-29页
3.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创造增加价值的作用机理第29-35页
    3.1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分析第29-32页
        3.1.1 基于社会契约理论的分析第29页
        3.1.2 基于合法性理论的分析第29-30页
        3.1.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第30-31页
        3.1.4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分析第31-32页
        3.1.5 增加价值是根本内驱力第32页
    3.2 作用机理模型构建第32-35页
4.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构建第35-65页
    4.1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第35-36页
    4.2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构建过程第36-38页
    4.3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获取第38-43页
        4.3.1 文献整理获取指标第38-40页
        4.3.2 增加价值型指标引入第40-41页
        4.3.3 访谈获取指标第41-42页
        4.3.4 开放式问卷获取指标第42-43页
    4.4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确定第43-57页
        4.4.1 问卷调查第43-44页
        4.4.2 样本特征和统计分析第44-46页
        4.4.3 信度分析第46-47页
        4.4.4 效度检验第47-57页
    4.5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57-65页
        4.5.1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第57-63页
        4.5.2 确定我国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权重体系第63-65页
5.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应用及建议第65-77页
    5.1 中国国际旅行社简介第65页
    5.2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应用第65-71页
        5.2.1 中国国旅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第65-66页
        5.2.2 国旅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标值计算第66-69页
        5.2.3 中国国旅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结果分析第69-71页
    5.3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实施建议第71-77页
        5.3.1 完善指标实施环境,构建旅游社会企业第72页
        5.3.2 进一步强化价值导向作用第72-73页
        5.3.3 规范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内容第73-77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6.1 研究结论第77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7-79页
        6.2.1 研究不足第77-78页
        6.2.2 未来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附录A 我国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访谈问卷第82-83页
附录B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研究的开放式问卷第83-84页
附录C 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第84-87页
附录D 所有测量条目的T检验第87-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作者简介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七消饮加味配合中药溻渍治疗肝硬化腹水(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疏肝和胃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