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发光器件论文

共轭大分子电解质阴极修饰材料的设计合成以及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49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有机电致发光第10-15页
        1.2.1 有机电致发光的工作原理第10-12页
        1.2.2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与材料第12-13页
        1.2.3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指标第13-15页
    1.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第15-21页
        1.3.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5-17页
        1.3.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与材料第17-19页
        1.3.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指标第19-21页
    1.4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及太阳能电池器件的阴极修饰层第21-32页
        1.4.1 常规阴极修饰材料第21页
        1.4.2 有机电解质型阴极修饰材料第21-32页
    1.5 有机电解质型阴极修饰材料的PLED和PSC器件构筑第32-36页
        1.5.1 器件结构特点及界面相容性第32-33页
        1.5.2 大分子电解质型材料的光电性质与薄膜厚度第33-34页
        1.5.3 大分子电解质材料与其它电子选择性材料联用第34-35页
        1.5.4 全印刷器件第35-36页
    1.6 本论文的主要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36-37页
    1.7 参考文献第37-49页
第二章 分子主链修饰的芴基聚合物界面修饰材料及其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第49-68页
    2.1 引言第49-50页
    2.2 实验部分第50-55页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50-52页
        2.2.2 合成与表征第52-54页
        2.2.3 器件制备第54-5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5-62页
        2.3.1 光物理与电化学性质第55-57页
        2.3.2 作为OLEDs器件的电子注入层第57-59页
        2.3.3 作为反型太阳能电池的电子收集层第59-62页
    2.4 本章小结第62页
    2.5 参考文献第62-68页
第三章 醇溶性共轭多臂大分子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注入/传输层第68-89页
    3.1 引言第68-70页
    3.2 实验部分第70-73页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70-71页
        3.2.2 合成与表征第71-73页
        3.2.3 OLED器件制备第7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3-84页
        3.3.1 光物理与电化学性质第73-76页
        3.3.2 作为OLEDs器件的电子注入材料第76-84页
    3.4 本章小结第84页
    3.5 参考文献第84-89页
第四章 多臂大分子共轭电解质作为反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收集层第89-113页
    4.1 引言第89-91页
    4.2 实验部分第91-92页
        4.2.1 实验原理与仪器第91页
        4.2.2 合成与表征第91-92页
        4.2.3 器件制备第9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2-108页
        4.3.1 电子收集层膜厚标定第92-94页
        4.3.2 物理化学及界面性质第94-100页
        4.3.3 器件性能第100-108页
    4.4 本章小结第108页
    4.5 参考文献第108-113页
第五章 大分子共轭电解质作为反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收集层的光浸润现象研究第113-135页
    5.1 引言第113-114页
    5.2 实验部分第114-119页
        5.2.1 材料结构、器件制备与条件第114页
        5.2.2 实验原料与材料合成第114-118页
        5.2.3 器件的制备第118-11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9-132页
        5.3.1 界面性质及表面形貌第119-120页
        5.3.2 器件性能优化第120-123页
        5.3.3 光浸润现象的研究第123-132页
    5.4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5.5 参考文献第133-13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5-137页
附录1 核磁与质谱第137-143页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143-146页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及著作第146-147页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47-148页
致谢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糖尿病与肝移植相互影响及机制
下一篇:1.5T MRI暴露对小鼠胚胎蛋白质组学及细胞生理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