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公共秩序管理论文

协商民主视阈下群体性事件预防化解机制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第14页
    1.3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1 丰富协商民主理论——理论意义第14-15页
        1.3.2 科学预防与化解群体性事件——实践意义第15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4.1 群体性事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4.2 协商民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5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第18页
    1.6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第20-28页
    2.1 协商民主理论第20-22页
        2.1.1 协商民主的涵义第20-21页
        2.1.2 协商民主的特征第21-22页
    2.2 群体性事件第22-28页
        2.2.1 群体性事件的涵义第22-24页
        2.2.2 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第24-28页
第三章 群体性事件的实证分析--以厦门PX事件为例第28-33页
    3.1 背景知识介绍第28-29页
    3.2 事件概况第29页
    3.3 事件过程介绍第29-32页
        3.3.1 一帆风顺第29-30页
        3.3.2 提案反对第30-31页
        3.3.3 散步请愿第31页
        3.3.4 项目缓建第31-32页
        3.3.5 尘埃落定第32页
    3.4 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与原因第33-39页
    4.1 群体性事件中暴露的问题第33-36页
        4.1.1 部分官员“官本位”思想泛滥第33页
        4.1.2 民意表达渠道的单一与阻滞第33-34页
        4.1.3 部分干群法律意识淡薄第34-35页
        4.1.4 政府处置方式规范性不足第35-36页
    4.2 群体性事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厦门PX事件”为例第36-39页
        4.2.1 协商平等性与包容性的缺失第36页
        4.2.2 协商理性与意识性的缺失第36-37页
        4.2.3 协商方式单一化第37页
        4.2.4 协商制度不健全第37-39页
第五章 协商民主视阈下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对策第39-44页
    5.1 构建良好协商环境第39-41页
        5.1.1 培养成熟的公民文化第39-40页
        5.1.2 构建平等的协商环境第40-41页
    5.2 丰富协商方式第41-42页
        5.2.1 疏通拓展民意表达渠道第41页
        5.2.2 重视网络媒体的协商作用第41-42页
    5.3 理性处置规范协商第42-44页
        5.3.1 理性处置合理应对第42-43页
        5.3.2 重视协商规范协商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暗沟排盐效果试验研究
下一篇:U型混凝土渠道衬砌板及横缝冻胀破坏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