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流域应急调度模型研究及应用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1.2.1 河库水流水质计算 | 第16-20页 |
1.2.2 防洪应急调度 | 第20-21页 |
1.2.3 突发水污染应急调度 | 第21-23页 |
1.3 模型框架与研究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河库联合水流水质计算模型 | 第25-57页 |
2.1 河道水流计算模型 | 第25-35页 |
2.1.1 动力波方程及其求解 | 第25-29页 |
2.1.2 运动波方程及其求解 | 第29-32页 |
2.1.3 河道水流计算模型常见问题分析 | 第32-33页 |
2.1.4 案例分析与模型对比 | 第33-35页 |
2.2 水库水流计算模型 | 第35-39页 |
2.2.1 零维蓄水模型 | 第35-36页 |
2.2.2 一维河道型模型 | 第36-37页 |
2.2.3 二维过流蓄水型模型 | 第37-39页 |
2.3 水质模拟预测模型 | 第39-48页 |
2.3.1 零维均匀混合模型 | 第40页 |
2.3.2 一维部分均匀混合模型 | 第40-42页 |
2.3.3 二维平面水质模型 | 第42-44页 |
2.3.4 案例分析 | 第44-48页 |
2.4 快速追踪溯源模型 | 第48-55页 |
2.4.1 模型建立 | 第48-51页 |
2.4.2 模型求解 | 第51-52页 |
2.4.3 案例分析 | 第52-55页 |
2.5 河库联合调度水流水质计算模式 | 第55-56页 |
2.6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三章 西江流域防洪应急调度 | 第57-88页 |
3.1 流域基本概况 | 第57-59页 |
3.2 流域防洪应急调度已有成果及主要问题 | 第59-60页 |
3.3 防洪应急调度模型 | 第60-63页 |
3.3.1 模型提出 | 第60-61页 |
3.3.2 应急调度模型 | 第61-62页 |
3.3.3 风险及效益分析模型 | 第62-63页 |
3.3.4 应急调度优化 | 第63页 |
3.4 模型运用与结果分析 | 第63-87页 |
3.4.1 研究区域选择与概化 | 第63-65页 |
3.4.2 洪水分析与典型洪水选择 | 第65-68页 |
3.4.3 洪水调度方案研究 | 第68-71页 |
3.4.4 调洪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71-78页 |
3.4.5 风险效益分析与方案评估 | 第78-87页 |
3.5 小结 | 第87-88页 |
第四章 西江流域突发水污染应急调度 | 第88-103页 |
4.1 引言 | 第88-89页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92页 |
4.2.1 资料收集 | 第89-92页 |
4.2.2 研究任务 | 第92页 |
4.3 突发污染急调度模型建立与运用 | 第92-102页 |
4.3.1 应急调度主体思路 | 第92-93页 |
4.3.2 模型建立 | 第93-95页 |
4.3.3 模型运用与分析 | 第95-102页 |
4.4 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西江流域应急调度模型实现与系统集成 | 第103-112页 |
5.1 西江流域应急调度基本体系 | 第103页 |
5.2 西江流域应急调度实现流程 | 第103-105页 |
5.3 西江流域应急调度系统集成与平台建设 | 第105-111页 |
5.3.1 总体目标和结构设计 | 第105-106页 |
5.3.2 功能设计 | 第106-107页 |
5.3.3 平台建设 | 第107-111页 |
5.4 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5页 |
6.1 结论 | 第112-113页 |
6.2 本文创新点 | 第113-114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0页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第120-123页 |
附1.1 图索引 | 第120-122页 |
附1.2 表索引 | 第122-123页 |
附录二 水流水质计算公式推导 | 第123-131页 |
附2.1 动力波方程推导与求解 | 第123-128页 |
1 方程推导 | 第123-124页 |
2 方程离散 | 第124-126页 |
3 方程求解 | 第126-128页 |
附2.2 一维对流扩散方程求解推导 | 第128-131页 |
1 方程离散 | 第128-129页 |
2 方程求解 | 第129-13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