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26页 |
1.1 西医对帕金森病的研究 | 第10-18页 |
1.1.1 流行病学研究 | 第10-11页 |
1.1.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第11-14页 |
1.1.3 治疗 | 第14-18页 |
1.2 中医对帕金森病的研究 | 第18-26页 |
1.2.1 历史沿革 | 第18-20页 |
1.2.2 现代医家对帕金森病的研究 | 第20-24页 |
1.2.3 发展趋势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6-37页 |
2.1 资料 | 第26-27页 |
2.1.1 临床资料 | 第26页 |
2.1.2 诊断标准 | 第26-27页 |
2.1.3 疗效标准 | 第27页 |
2.2 研究方案 | 第27-29页 |
2.2.1 研究设计 | 第27-28页 |
2.2.2 治疗方案 | 第28页 |
2.2.3 观测指标及评价 | 第28-29页 |
2.2.4 统计学处理 | 第29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9页 |
2.4 研究结果 | 第29-36页 |
2.4.1 基线资料的比较 | 第29-31页 |
2.4.2 UPDRSⅡ部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 第31页 |
2.4.3 UPDRSⅡ部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效率比较 | 第31-32页 |
2.4.4 UPDRSⅢ部分运动检查评分比较 | 第32页 |
2.4.5 UPDRSⅢ部分运动检查评分有效率比较 | 第32-33页 |
2.4.6 治疗后改良的Hoehn&Yahr分级分布比较 | 第33页 |
2.4.7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分比较 | 第33页 |
2.4.8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分有效率比较 | 第33-34页 |
2.4.9 帕金森病血瘀动风证中医证候评分量表评分比较 | 第34页 |
2.4.10 帕金森病血瘀动风证中医证候评分量表评分有效率比较 | 第34-35页 |
2.4.11 帕金森病血瘀动风证中医次症评分比较 | 第35页 |
2.4.12 帕金森病血瘀动风证中医兼症评分比较 | 第35-36页 |
2.4.13 安全性分析 | 第36页 |
2.5 总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7-42页 |
3.1 脑康颗粒的理论依据 | 第37-38页 |
3.2 脑康颗粒方药组成及分析 | 第38-40页 |
3.2.1 脑康颗粒药物组成 | 第38页 |
3.2.2 组方分析 | 第38-40页 |
3.2.3 现代药理分析 | 第40页 |
3.3 结论 | 第40页 |
3.4 不足及展望 | 第40-42页 |
3.4.1 不足之处 | 第40-41页 |
3.4.2 前景展望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附录 | 第4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