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其他论文

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文献综述第10-19页
    1.1 藜麦概况第10-11页
        1.1.1 生物学特性第10页
        1.1.2 藜麦的价值第10-11页
    1.2 土壤盐渍化概况第11页
    1.3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1-14页
        1.3.1 盐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第11-12页
        1.3.2 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第12-14页
    1.4 植物的耐盐机理第14-18页
        1.4.1 形态结构第14-15页
        1.4.2 渗透调节第15-16页
        1.4.3 活性氧清除机制第16页
        1.4.4 光合途径变化第16页
        1.4.5 植物激素诱导第16-17页
        1.4.6 分子机理第17-18页
    1.5 综合评价方法在植物耐盐方面的应用第18-19页
2 引言第19-21页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页
    2.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2.2.1 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第19-20页
        2.2.2 NaCl胁迫对藜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第20页
        2.2.3 NaCl胁迫对藜麦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影响第20页
    2.3 技术路线第20-21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1-30页
    3.1 试验材料第21页
    3.2 试验设计第21页
        3.2.1 种子萌发试验第21页
        3.2.2 幼苗生长试验第21页
    3.3 主要试剂第21-22页
    3.4 试验器材第22页
    3.5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2-28页
        3.5.1 种子萌发期测定指标第22页
        3.5.2 幼苗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第22-25页
        3.5.3 荧光定量第25-28页
    3.6 耐盐性综合评价第28-29页
        3.6.1 数据标准化第28-29页
        3.6.2 权重第29页
        3.6.3 综合评价值第29页
    3.7 数据分析第29-30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0-61页
    4.1 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0-37页
        4.1.1 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第30-32页
        4.1.2 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胚根长、胚轴长的影响第32-33页
        4.1.3 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相对盐害率的影响第33-34页
        4.1.4 NaCl浓度与各发芽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4页
        4.1.5 藜麦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综合评价第34-35页
        4.1.6 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35-36页
        4.1.7 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POD活性的影响第36页
        4.1.8 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SOD活性的影响第36-37页
        4.1.9 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CAT活性的影响第37页
    4.2 NaCl胁迫对藜麦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第37-59页
        4.2.1 NaCl胁迫对藜麦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第37-39页
        4.2.2 NaCl胁迫对藜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9-44页
        4.2.3 NaCl胁迫对藜麦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44-46页
        4.2.4 NaCl胁迫对藜麦幼苗叶片SOD活性的影响第46-49页
        4.2.5 NaCl胁迫对藜麦幼苗叶片CAT活性的影响第49-51页
        4.2.6 NaCl胁迫对藜麦幼苗叶片POD活性的影响第51-54页
        4.2.7 NaCl胁迫对藜麦幼苗叶片MDA活性的影响第54-56页
        4.2.9 藜麦幼苗期的耐盐性综合评价第56-59页
    4.3 NaCl胁迫对藜麦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第59-61页
5 讨论第61-65页
    5.1 NaCl胁迫对藜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第61页
    5.2 NaCl胁迫对藜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61-64页
    5.3 NaCl胁迫对藜麦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第64页
    5.4 藜麦的耐盐性综合评价第64-65页
6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6页
致谢第76-77页
作者简介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协商民主研究
下一篇:鲁西地区小城镇社区居民自治提升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