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转动机件论文--轴承论文--滚动轴承论文

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与诊断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5-3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概述第16-19页
        1.2.1 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第16-17页
        1.2.2 滚动轴承故障形式及其振动特征第17-18页
        1.2.3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发展历程第18-19页
    1.3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9-28页
        1.3.1 信号降噪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1.3.2 故障特征提取的研究现状第22-25页
        1.3.3 复合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第25-26页
        1.3.4 智能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6-28页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第28-30页
        1.4.1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8页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8-30页
第2章 基于倒谱预白化和奇异值分解重构的故障特征提取第30-51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倒谱预白化理论第30-36页
        2.2.1 倒谱定义第30-31页
        2.2.2 复倒谱与实倒谱第31-32页
        2.2.3 倒谱预白化第32-36页
    2.3 奇异值分解和重构第36-43页
        2.3.1 奇异值理论第36-37页
        2.3.2 信号的奇异值分解第37-38页
        2.3.3 信号的奇异值重构第38-39页
        2.3.4 仿真信号实例分析第39-43页
    2.4 算法流程第43页
    2.5 滚动轴承信号分析第43-49页
        2.5.1 实验台介绍第43-44页
        2.5.2 故障滚动轴承介绍第44-45页
        2.5.3 实验分析第45-49页
    2.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3章 基于自适应多尺度自互补Top-Hat变换的微弱故障诊断第51-69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数学形态滤波的基本原理第52-57页
        3.2.1 数学形态基本变换第52-53页
        3.2.2 自互补Top-Hat变换第53-57页
    3.3 多尺度自互补Top-Hat变换第57-59页
        3.3.1 多尺度的意义第57-58页
        3.3.2 构建多尺度自互补Top-Hat变换第58-59页
    3.4 结构元素的选择与多尺度的确定第59-60页
        3.4.1 结构元素形状的选择第59-60页
        3.4.2 结构元素尺度的确定第60页
    3.5 实验分析第60-68页
        3.5.1 算法流程第60-61页
        3.5.2 仿真信号分析第61-63页
        3.5.3 实验信号分析第63-68页
    3.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4章 基于改进谐波小波包分解的复合故障特征分离第69-90页
    4.1 引言第69-70页
    4.2 谐波小波理论第70-72页
        4.2.1 谐波小波分解第70-71页
        4.2.2 谐波小波包分解第71-72页
    4.3 改进的谐波小波分解第72-78页
        4.3.1 谐波窗分解第72-74页
        4.3.2 改进的谐波小波包分解第74-78页
    4.4 轴承复合故障特征分离第78-80页
        4.4.1 复合故障信号的分解第78-79页
        4.4.2 权重因子的求解第79-80页
        4.4.3 单一故障信号的重构第80页
    4.5 仿真信号验证第80-84页
        4.5.1 滚动轴承内、外圈复合故障仿真信号第80-84页
        4.5.2 仿真信号复合故障特征分离第84页
    4.6 实验信号验证第84-88页
    4.7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5章 基于时间-小波能量谱样本熵的智能诊断研究第90-113页
    5.1 引言第90-91页
    5.2 Hermitian小波变换第91-95页
        5.2.1 Hermitian小波第91-94页
        5.2.2 时间-小波能量谱第94-95页
    5.3 样本熵第95-99页
        5.3.1 熵理论及发展第95-96页
        5.3.2 样本熵的计算及参数选择第96-97页
        5.3.3 时间-小波能量谱样本熵第97-99页
    5.4 滚动轴承故障模式识别第99-106页
        5.4.1 模式识别流程第99-100页
        5.4.2 数据长度的选择第100-101页
        5.4.3 实验分析第101-106页
    5.5 滚动轴承运行状态检测第106-111页
        5.5.1 故障对时间-小波能量谱样本熵的影响第106-108页
        5.5.2 轴承运行状态检测流程第108页
        5.5.3 轴承全寿命周期实验分析第108-111页
    5.6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13-116页
    6.1 论文总结第113-115页
    6.2 研究展望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0-13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作者简介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石墨基水凝胶的制备及其铀吸附性能研究
下一篇:海洋细菌IOB-7漆酶的生产纯化及其降解污染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