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引言 | 第11-14页 |
1.2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概述 | 第14-20页 |
1.2.1 燃料电池概述 | 第14-16页 |
1.2.2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的组成与分类 | 第16-18页 |
1.2.3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的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1.2.4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的发展趋势 | 第20页 |
1.3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阳极催化剂的简介 | 第20-23页 |
1.3.1 金属催化剂 | 第20-22页 |
1.3.2 储氢合金型催化剂 | 第22-23页 |
1.4 碳材料及其储氢性能的简介 | 第23-27页 |
1.4.1 碳材料的分类及简介 | 第23-25页 |
1.4.2 碳材料在储能及催化领域内的研究与发现 | 第25-26页 |
1.4.3 碳材料负载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26-27页 |
1.5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5.1 选题目的 | 第27页 |
1.5.2 选题意义 | 第27-28页 |
1.5.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9-36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9-30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9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2 制备Ni-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 | 第30-31页 |
2.3 修饰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DBFC)的阳极电极 | 第31-32页 |
2.3.1 含有Ni-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的制备与修饰 | 第31-32页 |
2.3.2 含有Ni/Pt(Au)-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的制备与修饰 | 第32页 |
2.4 电化学测试 | 第32-34页 |
2.4.1 循环伏安法 | 第32-33页 |
2.4.2 计时电流法 | 第33-34页 |
2.5 电极材料的物相表征方法 | 第34-35页 |
2.5.1 结构和晶相分析 | 第34页 |
2.5.2 表面形貌分析 | 第34页 |
2.5.3 内部形貌分析 | 第34页 |
2.5.4 组分与成分分析 | 第34-35页 |
2.5.5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Ni-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及表征 | 第36-47页 |
3.1 Ni-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的制备工艺 | 第36-38页 |
3.1.1 合成聚苯乙烯树脂(PS)微球 | 第36-37页 |
3.1.2 聚苯乙烯树脂(PS)的磺化与溶胀 | 第37页 |
3.1.3 聚苯乙烯系的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 | 第37-38页 |
3.1.4 前驱体Ni-聚苯乙烯系树脂的炭化 | 第38页 |
3.2 NI-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的表征 | 第38-40页 |
3.2.1 Ni-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的SEM表征 | 第38-39页 |
3.2.2 Ni-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39-40页 |
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0-46页 |
3.3.1 循环伏安法 | 第41-44页 |
3.3.2 计时电流法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Ni/Au-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及其性能的研究 | 第47-56页 |
4.1 Ni/Au-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的表征 | 第47-49页 |
4.1.1 Ni/Au-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的SEM表征 | 第47页 |
4.1.2 Ni/Au-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47-49页 |
4.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9-55页 |
4.2.1 循环伏安法 | 第49-52页 |
4.2.2 计时电流法 | 第52-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Ni/Pt-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及其性能的研究 | 第56-65页 |
5.1 Ni/Pt-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的表征 | 第56-58页 |
5.1.1 Ni/Pt-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的SEM表征 | 第56-57页 |
5.1.2 Ni/Pt-碳微球材料阳极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57-58页 |
5.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8-64页 |
5.2.1 循环伏安法 | 第58-61页 |
5.2.2 计时电流法 | 第61-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