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机场战略研究概述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我国机场行业发展概况及机场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第13-31页 |
2.1 机场行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 第13-18页 |
2.1.1 我国机场行业的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2.1.2 我国机场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16-17页 |
2.1.3 我国机场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 第17-18页 |
2.2 机场主要经济特征 | 第18-19页 |
2.2.1 规模经济性 | 第18页 |
2.2.2 社会公益性 | 第18页 |
2.2.3 网络经济效应 | 第18页 |
2.2.4 垄断性 | 第18-19页 |
2.2.5 投资不可分性 | 第19页 |
2.2.6 低收益性 | 第19页 |
2.3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第19-31页 |
2.3.1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公司地理位置及建设情况 | 第19-22页 |
2.3.2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公司运输生产分析 | 第22-25页 |
2.3.3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公司的内部资源分析 | 第25-31页 |
第三章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 | 第31-43页 |
3.1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公司的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第31-36页 |
3.1.1 政治因索 | 第31-32页 |
3.1.2 经济因素 | 第32-34页 |
3.1.3 技术因素 | 第34-35页 |
3.1.4 社会因素 | 第35-36页 |
3.2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公司的行业竞争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第36-40页 |
3.2.1 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 第36-37页 |
3.2.2 现有行业内部的竞争状况 | 第37-38页 |
3.2.3 替代产品的威胁 | 第38-39页 |
3.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39页 |
3.2.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第39-40页 |
3.3. SWOT分析 | 第40-43页 |
3.3.1 外部机会分析(O) | 第40页 |
3.3.2 外部威胁分析(T) | 第40-41页 |
3.3.3 内部优势分析(S) | 第41-42页 |
3.3.4 内部劣势分析(W)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43-54页 |
4.1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公司的战略选择 | 第43-44页 |
4.2 吞吐量预测 | 第44-48页 |
4.2.1 比例增长法预测 | 第44-45页 |
4.2.2 回归分析法预测 | 第45-47页 |
4.2.3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客货吞吐量预测结果 | 第47-48页 |
4.3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公司的战略定位 | 第48-49页 |
4.4 总体战略 | 第49-51页 |
4.5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公司的竞争战略 | 第51-52页 |
4.6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公司的目标 | 第52-54页 |
第5章 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4-59页 |
5.1 主动加强与民航局、自治区政府的联系,用足政策资源 | 第54页 |
5.2 重点推进新航站区建设,提升机场面向东盟的门户形象 | 第54页 |
5.3 创新市场营销方式,拓展航空市场 | 第54页 |
5.4 把握临空经济园区规划,拓展非航空产业的发展 | 第54-56页 |
5.5 完善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 第56页 |
5.5.1 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 第56页 |
5.5.2 加快人力资源信息化进程 | 第56页 |
5.6 提升机场安全管理能力 | 第56-57页 |
5.6.1 进一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 第56页 |
5.6.2 健全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检查 | 第56页 |
5.6.3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第56-57页 |
5.7 稳步提升机场服务水平 | 第57页 |
5.7.1 学习、贯彻服务理念,形成服务文化 | 第57页 |
5.7.2 认识、创新服务品牌,打造服务品牌 | 第57页 |
5.7.3 履行社会承诺,提高服务品牌影响力 | 第57页 |
5.8 切实做好战略落地工作 | 第57-59页 |
5.8.1 领导身体力行,做好表率 | 第57页 |
5.8.2 努力做好战略内容的分解工作 | 第57-58页 |
5.8.3 切实将发展战略目标转化为工作目标 | 第58-59页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