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承包业协同进化路径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4-16页 |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1.3.2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第2章 国际工程承包业协同进化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 2.1 生态学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 2.1.1 群落理论 | 第16页 |
| 2.1.2 生态位理论 | 第16-17页 |
| 2.1.3 生物进化论 | 第17-18页 |
| 2.1.4 协同进化理论 | 第18页 |
| 2.2 国际工程承包业协同进化有关概念 | 第18-21页 |
| 2.2.1 国际工程承包业生态系统 | 第18-21页 |
| 2.2.2 国际工程承包业协同进化定义 | 第21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国际工程承包业协同进化总体路径 | 第22-31页 |
| 3.1 规模进化路径 | 第22-28页 |
| 3.1.1 萌芽起步 | 第23页 |
| 3.1.2 缓慢增长 | 第23-24页 |
| 3.1.3 高速开拓 | 第24-26页 |
| 3.1.4 质量提升 | 第26-28页 |
| 3.2 市场进化路径 | 第28-30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国际工程承包业不同层次协同进化路径分析 | 第31-49页 |
| 4.1 协同进化路径的层次划分 | 第31-32页 |
| 4.2 企业内部自组织协同进化路径 | 第32-37页 |
| 4.2.1 业务领域协同进化路径 | 第34-35页 |
| 4.2.2 产业链协同进化路径 | 第35-37页 |
| 4.3 企业间协同进化路径 | 第37-42页 |
| 4.3.1 竞争协同进化路径 | 第38-40页 |
| 4.3.2 捕食协同进化路径 | 第40-41页 |
| 4.3.3 共生协同进化路径 | 第41-42页 |
| 4.4 与环境协同进化路径 | 第42-48页 |
| 4.4.1 与国内环境协同进化路径 | 第43-47页 |
| 4.4.2 与国际环境协同进化路径 | 第47-4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国际工程承包业协同进化模拟仿真 | 第49-58页 |
| 5.1 引入Logistic方程 | 第49-50页 |
| 5.2 企业间协同进化仿真 | 第50-56页 |
| 5.2.1 竞争协同进化仿真 | 第50-52页 |
| 5.2.2 捕食协同进化仿真 | 第52-54页 |
| 5.2.3 共生协同进化仿真 | 第54-56页 |
| 5.3 与环境协同进化仿真 | 第56-57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