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亚洲史论文--南亚论文--印度论文--印度共和国时期(1947年~)论文

印度旁遮普邦农业发展及其影响、启示研究(1966-2004)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前言第8-22页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8-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21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1页
    (四) 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21-22页
一、印度农业新模式诞生与旁遮普邦农业条件第22-45页
    (一) 国际环境第22-32页
        1. 国际农业新技术的发展与分享第22-24页
        2. 墨西哥农业现代化发展给予重要参考第24-25页
        3. 东南亚水稻革命提供最直接案例第25-27页
        4. 美国及其私人基金与国际组织援助第27-32页
    (二) 国内环境第32-39页
        1. 经济根源第32-35页
        2. 社会根源第35-37页
        3. 政治根源第37-39页
    (三) 旁遮普邦农业条件第39-45页
        1. 区域状况突出第40页
        2. 农业文化历史悠久第40-41页
        3. 农业基础扎实第41-42页
        4. 灌溉设施存量充足第42-45页
二、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实施及发展第45-74页
    (一)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突出表现第45-47页
    (二)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主要阶段第47-49页
    (三)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主要特征第49-54页
        1. 粮食增产迅速第49-50页
        2. 农业发展多管齐下第50页
        3. 资本投入强度高第50-52页
        4. 存在作物差异与区域差异第52-54页
    (四)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具体施展第54-74页
        1. 农业科学的持续性研究第54-56页
        2. 农作物高产品种的培育与推广第56-60页
        3. 高产品种相关的现代化投入第60-66页
        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66-70页
        5. 农业的结构性支持第70-74页
二、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影响第74-96页
    (一) 积极影响第74-84页
        1. 旁遮普邦经济实现跨步发展第74-75页
        2. 旁遮普邦人均收入提升第75-77页
        3. 促进其他相关行业发展第77-78页
        4. 缩小旁遮普邦城乡差距第78-79页
        5. 维护印度国家稳定第79-82页
        6. 推动印度农业现代化发展第82-84页
    (二) 消极影响第84-91页
        1. 农业增长势头下滑第85页
        2. 种植模式单一第85-86页
        3.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第86-89页
        4. 农民自杀现象频发第89-90页
        5. 农民收入不平等第90-91页
    (三)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成败分析第91-92页
    (四) 展望旁遮普邦农业未来发展前景第92-96页
        1. 农业基础设施存量不足有望改善第92-93页
        2. 政府鼓励与市场紧密结合第93-94页
        3. 拥有世界级的国内巨大消费市场第94-96页
四、旁遮普邦“绿色革命”之于世界的启示第96-114页
    (一)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宝贵经验第96-104页
        1. 农业发展对于消除贫困的重要性第96-99页
        2. 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发展的关键作用第99-101页
        3.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对于非洲国家的参考作用第101-103页
        4.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与中国农业的紧密联系第103-104页
    (二)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深刻教训第104-114页
        1. 土地改革对印度意义重大第104-105页
        2.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第105-107页
        3. 农业发展应当注重区域平衡第107-111页
        4. 印度经济结构有待调整第111-114页
结语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附件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兴安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以科右前旗为例
下一篇:耕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