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关于农业信息资源的研究 | 第9-10页 |
1.3.2 关于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理论的研究 | 第10-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1 文献法 | 第13页 |
1.5.2 实地调研法 | 第13页 |
1.5.3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0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2.1.1 信息资源的含义 | 第16页 |
2.1.2 农业信息资源的含义 | 第16页 |
2.1.3 关于信息资源配置的概念 | 第16-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均衡与非均衡理论 | 第17-18页 |
2.2.2 信息化理论 | 第18页 |
2.2.3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8-20页 |
3 内蒙古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现状 | 第20-35页 |
3.1 内蒙古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第20-24页 |
3.1.1 内蒙古农村广播、电视网建设情况 | 第20-21页 |
3.1.2 内蒙古农村固定、移动电话普及情况 | 第21-22页 |
3.1.3 内蒙古农村互联网接入情况及计算机拥有量 | 第22-24页 |
3.1.4 小结 | 第24页 |
3.2 内蒙古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 第24-27页 |
3.2.1 内蒙古农业信息服务组织机构体系 | 第24页 |
3.2.2 内蒙古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情况 | 第24-26页 |
3.2.3 内蒙古农业信息服务人员情况 | 第26-27页 |
3.2.4 小结 | 第27页 |
3.3 内蒙古部分区域的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的微观调查研究 | 第27-35页 |
3.3.1 问卷设计 | 第27页 |
3.3.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27-28页 |
3.3.3 调研区域的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3.3.4 调研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29-34页 |
3.3.5 小结 | 第34-35页 |
4 内蒙古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 | 第35-47页 |
4.1 DEA方法简介 | 第35-36页 |
4.2 DEA适用性介绍 | 第36-37页 |
4.3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40页 |
4.3.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7-38页 |
4.3.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40页 |
4.3.2.1 输入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38-39页 |
4.3.2.2 输出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39-40页 |
4.4 内蒙古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第40-47页 |
4.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40-43页 |
4.4.2 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 | 第43-46页 |
4.4.3 超效率模型的结果及评价分析 | 第46-47页 |
5 提高内蒙古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47-49页 |
5.1 增强内蒙古农牧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意识 | 第47页 |
5.2 壮大内蒙古农业信息资源服务队伍 | 第47页 |
5.3 推进内蒙古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 | 第47页 |
5.4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 | 第47-49页 |
6 结束语 | 第49-50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49页 |
6.2 论文局限与进一步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