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论文选题的依据、意义 | 第10-12页 |
1.1 选题的依据 | 第10-11页 |
1.2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18页 |
3.2.2 专家访谈法 | 第18页 |
3.2.3 实验法 | 第18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18页 |
3.2.5 问卷调查法 | 第18-19页 |
4 实验设计 | 第19-24页 |
4.0 实验对象 | 第19页 |
4.1 实验时间与地点 | 第19页 |
4.2 实验内容 | 第19-20页 |
4.3 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20页 |
4.4 实验进程 | 第20-24页 |
4.4.1 实验准备阶段 | 第20-22页 |
4.4.2 实验实施 | 第22-23页 |
4.4.3 终结性评价 | 第23-24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5.1 实验前、后心理倾向调查的比较分析 | 第24-26页 |
5.1.1 及时的形成性检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 第25-26页 |
5.1.2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维持了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 | 第26页 |
5.2 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测试的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5.3 实验后排球技术测试的比较分析 | 第27-29页 |
5.3.1“掌握学习”的系统性和阶段性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 第27-28页 |
5.3.2“掌握学习”的导向作用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 第28页 |
5.3.3 新的学生观和教师观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 第28页 |
5.3.4 反馈-矫正系统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 | 第28-29页 |
5.4 实验后理论知识测试的比较分析 | 第29-30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30-31页 |
6.1 结论 | 第30页 |
6.2 建议 | 第30-31页 |
7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附件 | 第32-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