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金属陶瓷材料论文

TiO2和WO3复合掺杂17Ni/(10NiO-NiFe2O4)金属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0-12页
    1.3 惰性阳极材料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金属或金属合金材料第12-13页
        1.3.2 氧化物陶瓷材料第13-14页
        1.3.3 金属陶瓷材料第14-15页
    1.4 NiFe_2O_4基金属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4.1 NiFe_2O_4基金属陶瓷基体材料的研究状况第15-16页
        1.4.2 金属相对NiFe_2O_4基金属陶瓷性能的影响第16-17页
        1.4.3 掺杂剂对NiFe_2O_4基金属陶瓷性能的影响第17页
    1.5 复合掺杂的研究意义与目的第17-18页
    1.6 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TiO_2和WO_3复合掺杂 17Ni/(10NiO-NiFe_2O_4)金属陶瓷试样的制备第20-26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实验原料及设备第20-22页
    2.3 (10NiO-NiFe_2O_4)陶瓷基体的合成制备过程第22-23页
    2.4 TiO_2和WO_3复合掺杂 17Ni/(10NiO-NiFe_2O_4)金属陶瓷的制备第23-26页
第3章 TiO_2和WO_3复合掺杂剂对 17Ni/(10NiO-NiFe_2O_4)金属陶瓷试样致密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第26-45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10NiO-NiFe_2O_4)基体陶瓷材料的烧结工艺分析第26-29页
        3.2.1 (10NiO-NiFe_2O_4)基体陶瓷材料的表征分析第28-29页
    3.3 金属陶瓷试样的制备工艺的确定第29-34页
        3.3.1 致密度测试原理及步骤第29-31页
        3.3.2 单向压制压力对试样致密化的影响第31-33页
        3.3.3 烧结温度对试样致密化的影响第33-34页
    3.4 复合掺杂对试样致密化的影响第34-38页
        3.4.1 DSC分析第34-35页
        3.4.2 复合掺杂剂对试样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第35-37页
        3.4.3 复合掺杂对试样致密度的影响第37-38页
    3.5 复合掺杂剂对金属陶瓷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8-43页
        3.5.1 复合掺杂对试样硬度的影响第38-39页
        3.5.2 复合掺杂剂对试样断裂韧性的影响第39-41页
        3.5.3 复合掺杂对试样抗弯强度的影响第41-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TiO_2和WO_3复合掺杂剂对 17Ni/(10NiO-NiFe_2O_4)金属陶瓷抗高温氧化性的影响第45-57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抗高温氧化性实验测试原理及方法步骤第45-46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6-56页
        4.3.1 氧化热力学分析第46-47页
        4.3.2 高温氧化动力学分析第47-49页
        4.3.3 试样经氧化后的XRD及SEM分析第49-53页
        4.3.4 TiO_2和WO_3复合掺杂金属陶瓷试样的氧化机理第53-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TiO_2和WO_3复合掺杂对 17Ni/(10NiO-NiFe_2O_4)金属陶瓷耐腐蚀性的影响第57-72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高温静态腐蚀测试原理及方法步骤第57-59页
    5.3 TiO_2和WO_3复合掺杂对试样耐腐蚀性的影响第59-65页
        5.3.1 试样腐蚀前后的表面宏观分析第59-60页
        5.3.2 TiO_2和WO_3复合掺杂对试样高温静态腐蚀率的影响第60-61页
        5.3.3 试样腐蚀后表面的成分分析和微观分析第61-65页
    5.4 预氧化处理工艺对试样高温静态耐腐蚀性的影响第65-70页
        5.4.1 预氧化时间对 0第66页
        5.4.2 预氧化处理对试样高温静态腐蚀性的影响第66-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80页
附录 (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酯/聚吡咯导电复合薄膜界面粘附性及电极性能研究
下一篇:三聚氰胺和氟锆酸钾接枝改性羽绒纤维阻燃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