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中小学军事体育教育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一、近代日本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展开 | 第12-21页 |
(一) 近代日本中小学体育教育展开的背景 | 第12-15页 |
1. 欧美近代体育教育的兴起 | 第12-14页 |
2. 古代日本教育的尚武传统 | 第14-15页 |
(二) 福泽谕吉的启蒙体育教育思想 | 第15-17页 |
1. 注重身体健康 | 第15-16页 |
2. 德智体全面发展 | 第16-17页 |
(三) 明治初期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开展 | 第17-21页 |
1. 学制时期的体育教育 | 第17-18页 |
2. 教育令时期的体育教育 | 第18-19页 |
3. 体育教师培养机构的设立 | 第19-21页 |
二、近代日本中小学军事体育教育的萌芽 | 第21-29页 |
(一) 近代日本中小学军事体育教育萌芽的背景 | 第21-22页 |
(二) 森有礼的国家主义体育教育思想 | 第22-24页 |
1. 身体能力论 | 第22-23页 |
2. 师范学校教育论 | 第23-24页 |
(三) 近代日本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军事化及其表现 | 第24-29页 |
1. 兵式体操的推广 | 第24-26页 |
2. 体育教师的检定制 | 第26-27页 |
3. 武道在中小学的登场 | 第27-29页 |
三、近代日本中小学军事体育教育的强化 | 第29-37页 |
(一) 大正时期的中小学军事体育教育 | 第29-32页 |
1. 教练的实施 | 第29页 |
2. 临时教育会议建议案 | 第29-31页 |
3. 《陆军现役将校配属令》的颁布 | 第31-32页 |
(二) 昭和前期的中小学军事体育教育 | 第32-37页 |
1. 总动员体制下的中小学体育 | 第32-33页 |
2. 从体操科到体炼科的转变 | 第33-35页 |
3. 非常时体制下的中小学体育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