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大豆GmGI基因对植物开花及抗逆的调控研究

摘要第10-12页
英文摘要第12-13页
1 前言第14-23页
    1.1 植物开花诱导途径第14-15页
        1.1.1 春化途径第14页
        1.1.2 自发途径第14页
        1.1.3 赤霉素途径第14-15页
        1.1.4 光质途径第15页
        1.1.5 光周期途径第15页
    1.2 植物光周期途径研究进展第15-18页
        1.2.1 植物的生物钟第15-17页
        1.2.2 光受体的类别及功能第17页
        1.2.3 光周期途径中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2.4 植物GIGANTEA基因研究进展第18页
    1.3 植物化学诱导表达系统第18-19页
        1.3.1 化学诱导表达系统的原理和特点第18-19页
        1.3.2 化学诱导表达系统的应用第19页
    1.4 植物化学诱导表达系统的类型第19-21页
        1.4.1 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第19-20页
        1.4.2 乙醇诱导系统第20页
        1.4.3 铜离子诱导系统第20页
        1.4.4 糖皮质激素诱导系统第20-21页
    1.5 植物逆境胁迫研究进展第21页
        1.5.1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第21页
        1.5.2 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第21页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6页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23-24页
        2.1.1 植物材料第23页
        2.1.2 菌种及载体第23页
        2.1.3 主要试剂第23页
        2.1.4 数据库及生物软件第23-24页
        2.1.5 仪器及耗材第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36页
        2.2.1 大豆GIGANTEA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4页
        2.2.2 q RT-PCR分析GmGI的表达第24-25页
        2.2.3 大豆GIGANTEA基因的克隆第25-28页
        2.2.4 植物化学诱导表达载体构建第28-32页
        2.2.5 转基因拟南芥材料的获得及鉴定第32-34页
        2.2.6 转基因拟南芥开花表型分析第34页
        2.2.7 转Gm GI基因烟草的鉴定及其农艺性状的统计分析第34页
        2.2.8 转Gm GI基因烟草干旱胁迫处理第34页
        2.2.9 转Gm GI基因烟草盐胁迫处理第34-35页
        2.2.10 转基因大豆材料的获得及检测第35-3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6-57页
    3.1 大豆GIGANTE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36-41页
        3.1.1 Gm GI基因的克隆第36页
        3.1.2 Gm GI基因氨基酸理化性质分析第36-37页
        3.1.3 Gm GI基因同源性分析第37-38页
        3.1.4 Gm GI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第38页
        3.1.5 拟南芥同源基因GIGANTEA的功能分析第38-41页
    3.2 q RT-PCR分析Gm GI的昼夜表达模式第41页
    3.3 植物化学诱导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1-45页
        3.3.1 大豆总RNA的提取第42页
        3.3.2 Gm GI基因的克隆第42页
        3.3.3 GR基因的提取第42-43页
        3.3.4 pCAMBIA 3301-Gm GI-GR融合表达载体构建第43-45页
    3.4 Gm GI-GR诱导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及功能分析第45-48页
        3.4.1 PPT筛选转基因拟南芥第45页
        3.4.2 转基因拟南芥的PCR检测第45-46页
        3.4.3 转基因拟南芥开花表型分析第46-48页
    3.5 转Gm GI基因烟草功能分析第48-55页
        3.5.1 转Gm GI基因对烟草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8-52页
        3.5.2 转Gm GI烟草对干旱胁迫处理的反应第52-53页
        3.5.3 转Gm GI烟草对盐胁迫处理的反应第53-55页
    3.6 转Gm GI基因大豆的获得及开花表型分析第55-57页
        3.6.1 转Gm GI基因大豆后代的鉴定第55-56页
        3.6.2 转Gm GI基因大豆开花表型分析第56-57页
4 讨论第57-60页
    4.1 大豆GIGANTEA基因分析第57页
    4.2 大豆GIGANTEA基因昼夜表达模式分析第57页
    4.3 GR化学诱导系统分析Gm GI基因功能第57-58页
    4.4 大豆GIGANTEA基因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第58页
    4.5 Gm GI改变植物逆境胁迫耐性第58-60页
5 结论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及产量和品质性状对氮素营养的响应
下一篇:玉米染色体片段导入系群体构建和株高QTL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