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乏燃料的干法后处理 | 第12-13页 |
1.3 乏燃料的湿法后处理 | 第13-20页 |
1.3.1 U、Pu的液液萃取分离流程以及使用的萃取剂 | 第13-16页 |
1.3.2 用于U、Pu分离的固相吸附材料 | 第16-20页 |
1.4 环境污染中U、Pu等的分离 | 第20-21页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工作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9页 |
第2章 基于纤维状SiO_2的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 | 第29-49页 |
2.1 引言 | 第29-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2.2.1 药品与试剂 | 第30页 |
2.2.2 辐射法制备吡啶基改性纤维状介孔SiO_2微球 | 第30-31页 |
2.2.3 纤维状介孔SiO_2微球接枝聚丙烯酸 | 第31-32页 |
2.2.4 测试与表征 | 第32-3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7页 |
2.3.1 辐射法制备吡啶基改性纤维状介孔SiO_2微球 | 第33-43页 |
2.3.2 纤维状介孔SiO_2微球接枝聚丙烯酸 | 第43-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3章 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 | 第49-63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2页 |
3.2.1 药品与试剂 | 第49-50页 |
3.2.2 种子溶胀聚合法制备吡啶功能化多孔球 | 第50-51页 |
3.2.3 辐射法制备P(EGDMA-co-VP)微球 | 第51-52页 |
3.2.4 测试与表征 | 第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61页 |
3.3.1 种子溶胀聚合法制备吡啶功能化多孔球 | 第52-57页 |
3.3.2 辐射法制备P(EGDMA-co-VP)微球 | 第57-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4章 基于邻菲罗啉二酰胺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放射性核素吸附材料 | 第63-77页 |
4.1 引言 | 第63-6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4-65页 |
4.2.1 药品与试剂 | 第64页 |
4.2.2 FGO的制备 | 第64-65页 |
4.2.3 FGO对U(Ⅵ)和Th(Ⅳ)的静态吸附实验 | 第65页 |
4.2.4 测试与表征 | 第6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4页 |
4.3.1 FGO的表征 | 第65-67页 |
4.3.2 FGO对U(Ⅵ)和Th(Ⅳ)的吸附性能 | 第67-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第5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