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常用英文缩略语说明一览表 | 第14-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0页 |
1.1 合成生物学简介 | 第17-24页 |
1.1.1 合成生物学的概念 | 第17页 |
1.1.2 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 第17-22页 |
1.1.3 基于莽草酸途径合成植物天然产物的研究 | 第22-24页 |
1.2 红景天苷简介 | 第24-28页 |
1.2.1 红景天苷的来源与功能 | 第24-25页 |
1.2.2 红景天苷的生产工艺 | 第25-26页 |
1.2.3 红景天苷的生物合成 | 第26-28页 |
1.3 迷迭香酸简介 | 第28-34页 |
1.3.1 迷迭香酸的来源与功能 | 第28-30页 |
1.3.2 迷迭香酸的生产工艺 | 第30-31页 |
1.3.3 迷迭香酸的生物合成研究 | 第31-34页 |
1.4 BAHD酰基转移酶超家族简介 | 第34-38页 |
1.4.1 绿原酸的生物合成 | 第35-36页 |
1.4.2 苯甲酸苄酯的生物合成 | 第36页 |
1.4.3 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第36-37页 |
1.4.4 花青素的生物合成 | 第37-38页 |
1.5 研究目标、思路和意义 | 第38-40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38页 |
1.5.2 研究思路 | 第38-39页 |
1.5.3 研究意义 | 第39-40页 |
第二章 红景天苷在酿酒酵母中的生物合成 | 第40-62页 |
2.1 前言 | 第4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40-54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40-47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47-5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0页 |
2.3.1 在酿酒酵母中生物合成酪醇 | 第54-55页 |
2.3.2 糖基转移酶的筛选 | 第55-57页 |
2.3.3 在酿酒酵母中从头合成红景天苷 | 第57-58页 |
2.3.4 红景天苷生物合成途径的整合 | 第58-59页 |
2.3.5 红景天苷优化菌株的扩大培养 | 第59-6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三章 迷迭香酸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合成 | 第62-79页 |
3.1 前言 | 第62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62-69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62-66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66-6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9-78页 |
3.3.1 大肠杆菌中迷迭香酸生物合成途径的设计 | 第69-70页 |
3.3.2 咖啡酸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合成 | 第70-71页 |
3.3.3 丹参素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合成 | 第71-72页 |
3.3.4 4-香豆酰COA连接酶活性验证 | 第72-73页 |
3.3.5 迷迭香酸合成酶的筛选 | 第73-75页 |
3.3.6 迷迭香酸的生物合成 | 第75页 |
3.3.7 在酪氨酸高产菌中合成迷迭香酸 | 第75-7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四章 迷迭香酸类似物在大肠杆菌中的合成 | 第79-92页 |
4.1 引言 | 第79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79-81页 |
4.2.1 菌株与引物 | 第79-80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80-8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1-91页 |
4.3.1 迷迭香酸合成酶的底物宽泛性研究 | 第81-87页 |
4.3.2 化合物结构解析 | 第87-9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3-(4-羟基苯基)丙酸在酿酒酵母中的从头合成 | 第92-104页 |
5.1 引言 | 第92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92-94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92-94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9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3页 |
5.3.1 酪氨酸裂解酶的活性研究 | 第94-96页 |
5.3.2 生物转化4-香豆酸和咖啡酸的研究 | 第96-100页 |
5.3.3 3-(4-羟基苯基)丙酸在酿酒酵母中的从头合成 | 第100-10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6.1 本论文的结论 | 第104-105页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5页 |
6.3 展望 | 第105-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20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120-121页 |
附录 | 第121-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附件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