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人工感染呼吸型犬瘟热的胸部影像学观察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第一章 犬瘟热的研究进展 | 第11-27页 |
1 病原学 | 第11页 |
2 流行病学 | 第11-12页 |
3 发病机理 | 第12页 |
4 临床症状 | 第12-14页 |
4.1 呼吸型 | 第13页 |
4.2 消化型 | 第13页 |
4.3 神经型 | 第13-14页 |
4.4 其他器官组织类型 | 第14页 |
5 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变化 | 第14-16页 |
5.1 肺脏 | 第14页 |
5.2 肝脏 | 第14-15页 |
5.3 心脏 | 第15页 |
5.4 脾脏 | 第15页 |
5.5 胃肠道 | 第15页 |
5.6 淋巴结 | 第15页 |
5.7 肾脏 | 第15-16页 |
5.8 脑 | 第16页 |
5.9 胸腺 | 第16页 |
6 诊断 | 第16-21页 |
6.1 临床诊断 | 第16页 |
6.2 血液学检查 | 第16-17页 |
6.3 胸部影像学检查 | 第17页 |
6.4 脑脊液检查 | 第17页 |
6.5 病原学检查 | 第17-19页 |
6.6 血清学检查 | 第19页 |
6.7 分子生物学检查 | 第19-20页 |
6.8 鉴别诊断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7页 |
下篇 试验研究 | 第27-67页 |
第二章 犬瘟热人工感染试验 | 第27-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1.1 材料 | 第27-30页 |
1.2 方法 | 第30-31页 |
2 结果 | 第31-34页 |
2.1 病料中CDV检测结果 | 第31-32页 |
2.2 A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 | 第32-33页 |
2.3 B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 | 第33-34页 |
2.4 两组试验结果对比 | 第34页 |
3 讨论 | 第34-37页 |
3.1 实验犬的选择 | 第34-35页 |
3.2 病毒的分离 | 第35页 |
3.3 人工感染试验 | 第35-37页 |
4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呼吸型犬瘟热幼犬的胸部影像学观察 | 第41-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1.1 材料 | 第42页 |
1.2 方法 | 第42-45页 |
2 结果 | 第45-61页 |
2.1 临床检查结果 | 第45-46页 |
2.2 体温曲线 | 第46-48页 |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 第48-49页 |
2.4 胸部X线摄影结果 | 第49-58页 |
2.5 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结果 | 第58-61页 |
3 讨论 | 第61-64页 |
3.1 犬瘟热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理 | 第61-63页 |
3.2 犬瘟热的胸部X线影像 | 第63-64页 |
4 总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全文总结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