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选题依据 | 第15-29页 |
1 前言 | 第15页 |
2 运动与心梗心脏保护 | 第15-16页 |
2.1 运动对心梗心脏的保护效应 | 第15-16页 |
2.2 运动对心梗心脏保护的机制研究 | 第16页 |
3 LIF的生物学表征 | 第16-20页 |
3.1 LIF的分子表征 | 第16-17页 |
3.2 LIF受体分类与分布 | 第17页 |
3.3 LIF的生物学功能 | 第17-20页 |
4 LIF临床医学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4.1 LIF与骨代谢 | 第20-21页 |
4.2 LIF与肾脏疾病 | 第21页 |
4.3 LIF与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 | 第21-22页 |
4.4 LIF与心梗心脏保护 | 第22页 |
5 LIF信号通路 | 第22-25页 |
5.1 骨骼肌LIF信号通路 | 第22-23页 |
5.2 心肌LIF信号通路 | 第23-25页 |
6 LIF的表达与分泌 | 第25-27页 |
6.1 骨骼肌LIF分泌特征 | 第25-26页 |
6.2 心肌LIF分泌特征 | 第26页 |
6.3 血液LIF检测 | 第26-27页 |
6.4 运动与骨骼肌LIF表达 | 第27页 |
7 选题依据 | 第27-29页 |
7.1 选题思路 | 第27-28页 |
7.2 实验设计思路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间歇运动对心梗大鼠骨骼肌萎缩和LIF/LIFR表达的影响 | 第29-4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4页 |
1.1 动物分组、心梗模型制备和运动方案 | 第29页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9-30页 |
1.3 取材、样品制备 | 第30页 |
1.4 腓肠肌DiI染色 | 第30页 |
1.5 免疫荧光 | 第30-31页 |
1.6 TUNEL凋亡检测 | 第31页 |
1.7 Western Blot实验 | 第31-32页 |
1.8 RT-qPCR实验 | 第32-33页 |
1.9 数据采集与统计学处理 | 第33-34页 |
2 实验结果 | 第34-43页 |
2.1 间歇运动显著改善心梗大鼠腓肠肌萎缩现象 | 第34-35页 |
2.2 间歇运动显著提高正常大鼠腓肠肌LIF/LIFR表达的IOD值 | 第35-37页 |
2.3 间歇运动显著提高正常大鼠腓肠肌LIF/LIFR基因表达 | 第37页 |
2.4 间歇运动显著激活正常大鼠腓肠肌LIF/LIFR-pSTAT3信号通路 | 第37-38页 |
2.5 间歇运动显著提高心梗大鼠腓肠肌LIF/LIFR表达的IOD值 | 第38-40页 |
2.6 间歇运动显著提高心梗大鼠腓肠肌LIF/LIFR基因表达 | 第40页 |
2.7 间歇运动显著激活心梗大鼠腓肠肌LIF-LIFR-STAT3信号通路 | 第40-41页 |
2.8 间歇运动显著抑制心梗大鼠腓肠肌细胞凋亡 | 第41-43页 |
3 分析与讨论 | 第43-46页 |
3.1 间歇运动对心梗大鼠腓肠肌形态影响的分析 | 第43页 |
3.2 间歇运动对心梗大鼠腓肠肌骨架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 间歇运动对正常、心梗大鼠腓肠肌局部LIF/LIFR基因和蛋白表达影响的分析 | 第44-45页 |
3.4 间歇运动对心梗大鼠腓肠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5页 |
3.5 心梗大鼠骨骼肌LIF表达与骨骼肌萎缩的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3.6 间歇运动对心梗大鼠骨骼肌萎缩改善的机制分析 | 第46页 |
4 小结 | 第46-49页 |
第三部分 间歇运动对心梗心肌LIF/LIFR表达、细胞凋亡和血管新生的影响 | 第49-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1.1 动物分组、心梗模型制备和运动方案(同第二部分) | 第49页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同第二部分) | 第49页 |
1.3 取材、样品制备 | 第49页 |
1.4 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荧光 | 第49-50页 |
1.5 TUNEL凋亡检测(同第二部分) | 第50页 |
1.6 Western Blot实验 | 第50页 |
1.7 RT-qPCR实验方法(同第二部分) | 第50页 |
1.8 数据采集与统计学处理(同第二部分) | 第50页 |
2 实验结果 | 第50-57页 |
2.1 间歇运动激活正常大鼠心肌LIF-LIFR-STAT3信号通路 | 第50-51页 |
2.2 间歇运动可显著激活大鼠心梗心肌LIF-LIFR-STAT3信号通路 | 第51-52页 |
2.3 间歇运动可显著抑制心梗大鼠心肌细胞凋亡 | 第52-55页 |
2.4 间歇运动显著促进大鼠心梗心脏血管再生 | 第55-57页 |
3 分析与讨论 | 第57-59页 |
3.1 间歇运动对正常大鼠心肌LIF/LIFR的影响 | 第57页 |
3.2 间歇运动对心梗大鼠心肌LIF/LIFR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 间歇运动对心梗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第58-59页 |
3.4 间歇运动对心梗大鼠心脏血管再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第59页 |
4 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部分 间歇运动刺激骨骼肌LIF分泌改善心功能的关系 | 第61-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1.1 动物分组、心梗模型制备和运动方案(同第二部分) | 第61页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同第二部分) | 第61页 |
1.3 心脏质量指数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 | 第61-62页 |
1.4 血清样品制备与LIF测试方法 | 第62页 |
1.5 数据采集与统计学处理(同第二部分) | 第62页 |
2 实验结果 | 第62-67页 |
2.1 间歇运动显著增加正常和心梗大鼠血清LIF水平 | 第62-63页 |
2.2 间歇运动显著降低心梗心脏胶原纤维容积百分比 | 第63页 |
2.4 间歇运动显著改善心梗大鼠心功能 | 第63-65页 |
2.5 骨骼肌LIF表达与骨骼肌细胞凋亡相关分析结果 | 第65页 |
2.6 心肌LIF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分析结果 | 第65-66页 |
2.7 心肌LIF表达与心肌血管再生相关分析结果 | 第66页 |
2.8 骨骼肌、血清和心肌LIF表达与心功能改善相关分析结果 | 第66-67页 |
3 讨论与分析 | 第67-69页 |
3.1 间歇运动刺激骨骼肌分泌LIF可进入血液循环 | 第67页 |
3.2 运动促进骨骼肌LIF表达与心功能改善关系密切 | 第67-68页 |
3.3 间歇运动刺激心梗大鼠骨骼肌分泌LIF保护心脏的可能机制 | 第68-69页 |
4 小结 | 第69-71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及科研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