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碱金属(ⅠA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磷钾伴生矿磷酸—盐酸混酸提钾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国内钾资源概况第12-13页
    1.3 磷钾伴生矿简介第13-14页
    1.4 钾长石提钾研究现状第14-21页
        1.4.1 压热法第14-15页
        1.4.2 高温挥发法第15页
        1.4.3 热分解水浸法第15-17页
        1.4.4 熔融浸取法第17-18页
        1.4.5 低温酸分解法第18-19页
        1.4.6 微生物分解法第19-20页
        1.4.7 钾长石-CO_2矿化法第20页
        1.4.8 小结第20-21页
    1.5 表面活性剂在钾长石矿中的应用第21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1-24页
        1.6.1 论文研究意义第21-22页
        1.6.2 论文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实验分析方法第24-26页
    2.1 钾的分析方法第24页
    2.2 激光粒度仪分析第24页
    2.3 X射线衍射分析第24-25页
    2.4 SEM扫描电镜分析第25-26页
第三章 混酸提钾工艺研究第26-50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实验部分第26-29页
        3.2.1 实验原料第26-27页
        3.2.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7-28页
        3.2.3 实验方法第28-2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9-37页
        3.3.1 矿物样品粒度确定第29-30页
        3.3.2 混酸加入方式对钾浸出率的影响第30-32页
        3.3.3 盐酸质量分数对钾浸出率的影响第32-33页
        3.3.4 搅拌速度对钾浸出率的影响第33-34页
        3.3.5 固液比对钾浸出率的影响第34-35页
        3.3.6 氟化钙用量对钾浸出率的影响第35-36页
        3.3.7 温度对钾浸出率的影响第36-37页
    3.4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7-46页
        3.4.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优化第37-38页
        3.4.2 正交回归试验设计第38页
        3.4.3 因素水平表设计第38-39页
        3.4.4 正交回归组合设计表设计第39-44页
        3.4.5 回归分析第44-46页
        3.4.6 规划求解得优方案第46页
    3.5 原矿及矿渣物相分析第46-48页
        3.5.1 X射线衍射分析第46-47页
        3.5.2 固体表面微观结构分析第47-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混酸浸出磷钾伴生矿动力学模型研究第50-64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实验部分第50-53页
        4.2.1 实验原料第50页
        4.2.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50-51页
        4.2.3 实验方法第51页
        4.2.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52页
        4.2.5 矿渣X射线衍射分析第52-53页
    4.3 混酸酸浸过程分析第53-54页
        4.3.1 提钾机理第53-54页
        4.3.2 主要反应第54页
    4.4 盐酸-磷酸混酸提钾动力学第54-63页
        4.4.1 盐酸-磷酸混酸浸出磷钾伴生矿的动力学分析第55-57页
        4.4.2 混酸浸出磷钾伴生矿动力学模型模拟第57-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表面活性剂对磷钾伴生矿提钾过程的影响第64-74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64-65页
        5.2.1 实验试剂第64-65页
        5.2.2 实验所用仪器第65页
        5.2.3 实验装置第65页
    5.3 实验方法第65-66页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6-70页
        5.4.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钾浸出率的影响第66-68页
        5.4.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钾浸出率的影响第68-69页
        5.4.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钾浸出率的影响第69-70页
    5.5 矿渣物相分析第70-71页
    5.6 本章小结第71-7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74-76页
    6.1 结论第74-75页
    6.2 建议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波—超声波法制备ZnO/棉布纳米复合材料及其自清洁性能研究
下一篇:含氟废水制备氟化钾联产白炭黑改进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