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银行视角的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小额贷款研究动态 | 第16-21页 |
1.3.1 国外小额贷款研究动态 | 第16-19页 |
1.3.2 国内小额贷款研究动态 | 第19-21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1-2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4.3 研究框架 | 第23页 |
1.4.4 研究创新性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相关研究回顾 | 第25-3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5-27页 |
2.1.1 农户小额贷款 | 第25-26页 |
2.1.2 金融风险 | 第26-27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2.2.1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第27-28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8页 |
2.2.3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8-29页 |
2.2.4 普惠金融理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聊城邮储银行农户小额贷款状况 | 第30-38页 |
3.1 聊城邮储银行概况 | 第30-32页 |
3.1.1 经营历史 | 第30-31页 |
3.1.2 组织结构 | 第31-32页 |
3.2 聊城邮储银行农户小额贷款产品 | 第32-35页 |
3.2.1 聊城邮储银行农户小额贷款 | 第32-33页 |
3.2.2 聊城邮储银行农户小额贷款构成 | 第33-34页 |
3.2.3 聊城邮储银行农户小额贷款流程 | 第34-35页 |
3.3 聊城邮储银行农户小额贷款状况 | 第35-38页 |
3.3.1 聊城邮储银行农户小额贷款规模 | 第35-36页 |
3.3.2 聊城邮储银行农户小额贷款质量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聊城邮储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分析 | 第38-44页 |
4.1 基于农户外部环境的风险 | 第38-40页 |
4.1.1 农户生产经营的自然风险 | 第38-39页 |
4.1.2 农户生产经营的市场风险 | 第39-40页 |
4.2 基于非外部环境因素的风险 | 第40-44页 |
4.2.1 农户小额贷款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 第40-41页 |
4.2.2 农户小额贷款的操作风险 | 第41-42页 |
4.2.3 农户小额贷款的信用风险 | 第42-43页 |
4.2.4 农户小额贷款的管理风险 | 第43-44页 |
第五章 聊城邮储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控制建议 | 第44-50页 |
5.1 外部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 第44-45页 |
5.1.1 帮助农户做好自然灾害的预防 | 第44页 |
5.1.2 做好重点行业市场行情的检测及判断 | 第44-45页 |
5.1.3 引入农业保险合作 | 第45页 |
5.2 信息不对称风险防范措施 | 第45-46页 |
5.2.1 加快贷款渠道建设 | 第45页 |
5.2.2 建立客户信息交叉验证机制 | 第45-46页 |
5.3 操作风险防范措施 | 第46-48页 |
5.3.1 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 第46页 |
5.3.2 建立科学的人员培训机制 | 第46-47页 |
5.3.3 树立人员合规意识 | 第47页 |
5.3.4 严格杜绝“顶冒名”贷款 | 第47-48页 |
5.4 信用风险防范措施 | 第48-50页 |
5.4.1 增强农户信用意识 | 第48页 |
5.4.2 完善农户征信系统建设 | 第48页 |
5.4.3 加强不良贷款清收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