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外资垄断性并购的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规制外资垄断性并购的必要性分析 | 第11-19页 |
·规制外资垄断性并购的理论依据 | 第11-13页 |
·经济学考察 | 第11-12页 |
·法理学考察 | 第12页 |
·法域属性考察 | 第12-13页 |
·规制外资垄断性并购的现实要求 | 第13-16页 |
·中国逐渐成为外资并购的主战场 | 第13页 |
·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 | 第13-14页 |
·外资的垄断势头 | 第14-16页 |
·出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考量 | 第16-19页 |
·外资垄断性并购对产业安全的潜在影响 | 第17-18页 |
·外资垄断性并购对金融安全的潜在影响 | 第18-19页 |
2 我国规制外资垄断性并购法律的国内审视 | 第19-23页 |
·我国规制外资垄断性并购的法律制度现状 | 第19-20页 |
·我国规制外资垄断性并购的法律制度困境解析 | 第20-23页 |
·申报标准略显刚性 | 第20-21页 |
·实质审查标准不甚科学 | 第21页 |
·正当性程序设计不甚完善 | 第21-22页 |
·混淆外资并购的反垄断审查和国家安全审查 | 第22页 |
·法律责任威慑力不足 | 第22页 |
·反垄断法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 | 第22-23页 |
3 规制外资垄断性并购的国外立法借鉴 | 第23-41页 |
·规制外资垄断性并购的实体性规定 | 第23-32页 |
·实质审查标准 | 第23-26页 |
·具体判断指标 | 第26-29页 |
·综合审查标准 | 第29-31页 |
·区分横向并购和非横向并购 | 第31-32页 |
·规制外资垄断性并购的程序性规定 | 第32-36页 |
·申报制度 | 第32-33页 |
·审查制度 | 第33-36页 |
·其他正当性程序设计 | 第36页 |
·执行制度 | 第36-38页 |
·公共执行 | 第37-38页 |
·私人执行 | 第38页 |
·法律制裁措施 | 第38-41页 |
·法律责任类型规定 | 第38-40页 |
·适用法律责任应予考虑的因素 | 第40-41页 |
4 我国规制外资垄断性并购的完善路径 | 第41-50页 |
·实体方面 | 第41-44页 |
·完善实质审查标准 | 第41页 |
·细化综合审查标准 | 第41-43页 |
·区分横向并购和非横向并购 | 第43-44页 |
·审慎适用附行为性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行为 | 第44页 |
·程序方面 | 第44-46页 |
·补充事后申报制度 | 第44-45页 |
·完善申报标准 | 第45页 |
·改进正当性程序设计 | 第45-46页 |
·执行制度 | 第46-48页 |
·完善公共执行制度 | 第46-47页 |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 第47-48页 |
·法律制裁措施 | 第48-50页 |
·刑事制裁措施 | 第48页 |
·行政责任规定 | 第48-49页 |
·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 第49-50页 |
5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