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甲壳类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温度对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和呼肠孤病毒增殖的影响以及病毒的组织分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引言第13-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3页
 1 蟹病毒研究进展第14-21页
   ·杆状病毒(Baculovirus)第14-15页
   ·类布尼亚病毒(Bunya-Like Viruses)第15页
   ·副粘病毒第15页
   ·疱疹样病毒第15-16页
   ·弹状病毒第16页
   ·细小病毒第16页
   ·小RNA病毒第16页
   ·线头病毒科第16-17页
   ·虹彩样病毒第17-18页
   ·呼肠孤病毒第18-19页
   ·双顺反子病毒第19-21页
   ·其他第21页
 2 环境因子对于青蟹生理生化的影响第21-22页
 3 环境因子对于病毒增殖的影响第22-23页
第二章 温度对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和青蟹呼肠孤病毒增殖的影响第23-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3-29页
   ·材料第23-26页
     ·试验动物第23页
     ·酶、试剂第23-24页
     ·溶液配制第24页
     ·培养基第24页
     ·常用仪器第24-25页
     ·病毒粗提液第25页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第25页
     ·引物及探针第25-26页
   ·实验方法第26页
     ·人工感染组第26页
     ·自然感染组第26页
   ·样品检测第26-29页
     ·引物与探针序列第26-27页
     ·总RNA的提取第27页
     ·cDNA的合成第27-28页
     ·MCDV-1标准品的制备第28页
     ·MCRV标准品的制备第28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8页
     ·MCDV-1和MCRV荧光定量PCR检测反应条件第28-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33页
   ·两种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9页
     ·MCDV-1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9页
     ·MCRV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9页
   ·人工感染组拟穴青蟹血淋巴中MCDV-1和MCRV的增殖第29-31页
   ·自然感染组拟穴青蟹血淋巴中MCDV-1和MCRV的增殖第31-33页
   ·不同温度下拟穴青蟹的死亡情况第33页
 3 讨论第33-38页
第三章 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和青蟹呼肠孤病毒的组织分布第38-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材料第38-39页
     ·试验动物第38页
     ·酶、试剂第38页
     ·溶液配制第38页
     ·常用仪器第38页
     ·病毒粗提液第38-39页
     ·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第39页
     ·引物及探针第39页
   ·实验方法第39页
     ·人工感染组第39页
     ·自然感染组第39页
   ·荧光定量PCR检测第39-40页
     ·总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第39页
     ·MCDV-1标准品的制备第39-40页
     ·MCRV标准品的制备第40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0页
     ·MCDV-1和MCRV荧光定量PCR检测反应条件第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43页
   ·两种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0-41页
     ·MCDV-1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0页
     ·MCRV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0-41页
   ·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的组织分布第41-42页
   ·青蟹呼肠孤病毒的组织分布第42-43页
 3 讨论第43-47页
第四章 青蟹双顺反子病毒-1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组织定位第47-5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52页
   ·材料第47-48页
     ·试验样品第47页
     ·酶、试剂第47页
     ·溶液配制第47-48页
     ·培养基第48页
     ·常用仪器设备第48页
   ·拟穴青蟹组织样品的处理第48-49页
     ·总RNA的提取第48-49页
     ·逆转录反应第49页
     ·原位杂交组织切片制备第49页
   ·探针的制备第49-51页
     ·MCDV-1模板的制备第49-50页
     ·探针标记第50页
     ·探针特异性试验第50-51页
     ·探针灵敏度试验第51页
   ·原位杂交第51-52页
     ·原位杂交第51页
     ·对照设置第51-5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2-54页
   ·探针的特异性实验第52页
   ·探针的灵敏度实验第52-53页
   ·原位杂交结果第53-54页
 3 讨论第54-57页
小结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附录第65-67页
专利及发表文章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地区一株新型黄头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
下一篇:利用鱼类细胞系筛选抗神经坏死病毒(NNV)中草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