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湿地旅游资源质量评估与开发保护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2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二)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2章 黄河口湿地旅游资源开发环境分析 | 第14-23页 |
一、黄河口湿地概述 | 第14-16页 |
(一) 黄河口湿地旅游资源分布 | 第14-15页 |
(二) 黄河口湿地旅游资源组成 | 第15-16页 |
二、黄河口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内部环境分析 | 第16-18页 |
(一) 黄河口湿地风光旖旎 | 第16-17页 |
(二) 黄河口湿地生态独特 | 第17-18页 |
三、黄河口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外部环境分析 | 第18-23页 |
(一) 东营地区历史悠久 | 第18-19页 |
(二) 湿地区域条件优势明显 | 第19-20页 |
(三) 旅游开发市场空间大 | 第20-21页 |
(四) 湿地开发政策条件好 | 第21-23页 |
第3章 黄河口湿地旅游资源质量评估 | 第23-30页 |
一、黄河口湿地旅游资源质量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一) 湿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页 |
(二)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3页 |
(三)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23页 |
(四) 旅游环境容量及承载力 | 第23-24页 |
二、黄河口湿地旅游资源评估的目标和基本框架 | 第24-25页 |
三、黄河口湿地旅游资源质量评估实践 | 第25-30页 |
(一)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26页 |
(二) 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 | 第26-27页 |
(三) 确定评价因子综合得分 | 第27-29页 |
(四) 评估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第4章 黄河口湿地旅游资源产品开发策略 | 第30-41页 |
一、黄河口湿地旅游产品体系 | 第30-37页 |
(一) 旅游产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0页 |
(二) 突出特色产品和品牌产品 | 第30页 |
(三) 注重挖掘文化内涵 | 第30-31页 |
(四) 注重旅游产品时空搭配 | 第31页 |
(五) 黄河口湿地旅游资源产品体系 | 第31-37页 |
二、黄河口湿地旅游保障措施 | 第37-41页 |
(一) 加强黄河口湿地旅游组织管理 | 第37页 |
(二)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完善规章制度 | 第37-38页 |
(三) 培养湿地旅游专业人才 | 第38页 |
(四) 建立湿地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 第38页 |
(五) 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管理 | 第38-39页 |
(六) 加大湿地旅游宣传营销方式 | 第39页 |
(七) 注重潜力分析 | 第39-4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