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0-18页 |
| ·我国香根草种质资源现状 | 第10-11页 |
|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第11-12页 |
| ·分类 | 第11页 |
| ·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 | 第11页 |
| ·生态学特性 | 第11-12页 |
| ·香根草的应用价值 | 第12-14页 |
| ·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应用 | 第12页 |
| ·污染治理与控制 | 第12-13页 |
| ·经济开发利用 | 第13-14页 |
| ·近代香根草的繁殖方法 | 第14-16页 |
| ·种子繁殖法 | 第14-15页 |
| ·分蘖繁殖法 | 第15页 |
| ·组织培养法 | 第15-16页 |
| ·本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香根草分蘖移植成活率影响因素 | 第18-2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8-19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 ·香根草分蘖苗分离 | 第19页 |
| ·香根草分蘖苗的培养 | 第19页 |
| ·IBA和NAA的配置 | 第19页 |
| ·IBA和NAA的使用 | 第19页 |
| ·数据处理 | 第1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6页 |
| ·栽培时间及苗分蘖数对香根草幼苗成活率的影响 | 第19-21页 |
| ·IBA和NAA不同浓度组合对香根草幼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 第21-26页 |
| ·结论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利用茎节腋芽繁殖香根草种苗 | 第28-4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 ·外植体的选取 | 第28页 |
| ·外植体的消毒 | 第28页 |
| ·休眠腋芽展芽培养 | 第28-29页 |
| ·不定芽增殖培养 | 第29页 |
| ·不定芽生根培养 | 第29页 |
| ·基本培养基配方 | 第29-30页 |
| ·幼苗移栽 | 第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45页 |
| ·外植体消毒措施优化 | 第30-32页 |
| ·香根草腋芽展芽培养基类型和激素配比优化 | 第32-36页 |
| ·腋芽着生节位对腋芽展芽的影响 | 第36页 |
| ·香根草苗龄对腋芽展芽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无菌腋芽增殖培养基配方优化 | 第37-38页 |
| ·不定芽生根培养基配方优化 | 第38-43页 |
| ·新生幼苗移载复壮条件优化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 ·分蘖移栽技术体系 | 第47页 |
| ·茎节休眠腋芽的繁殖体系 | 第47-48页 |
| ·效益分析 | 第48-50页 |
| 文献参考 | 第50-54页 |
| 附录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