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裘帕·拉希莉作品的离散叙事研究

致谢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4页
绪论第14-53页
 1. 选题的意义和缘由第16-19页
 2. 跨国语境中的美国印度裔英语文学第19-30页
 3.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30-42页
 4. 理论框架第42-50页
 5.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观点第50-53页
第一章 无奈的越界第53-80页
   ·地理越界与心理越界第54-62页
   ·两种文化之间的挣扎第62-71页
   ·边缘人的处境第71-77页
   ·两种身份之间的困惑第77-80页
第二章 思乡的痛楚第80-93页
   ·乡愁与食物思乡第80-83页
   ·对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坚守第83-85页
   ·失去母亲与失根之痛第85-87页
   ·风景烘托的无根感、暴力与死亡第87-90页
   ·寻根之旅第90-93页
第三章 想象的家园第93-108页
   ·想象的家园第93-95页
   ·印度裔离散社区——想象的家园第95-98页
   ·用持家表演想象的家园第98-101页
   ·用命名、照片与纪念物构建想象的家园第101-108页
第四章 身份的追寻第108-128页
   ·重写历史——民族身份的追寻第108-116页
   ·东、西方的翻译者——个体身份的追寻第116-119页
   ·拥抱多元文化的世界公民——文化身份的追寻第119-128页
第五章 离散美学的建构第128-159页
   ·非线性叙述技巧与“含混”的美学第129-136页
   ·多重叙述结构与“混杂”美学第136-148页
   ·时空叙述与“属下”的美学第148-159页
结论第159-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文学杂志
下一篇:赵芝薰诗歌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