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绍兴市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9-14页 |
·城市化 | 第9-11页 |
·城市可持续发展 | 第11-12页 |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研究总体思路 | 第15-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基础 | 第18-22页 |
·地理环境 | 第18-19页 |
·自然资源 | 第19-20页 |
·经济状况 | 第20-21页 |
·文化特征 | 第21-22页 |
3 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22-30页 |
·基础数据采集 | 第22-23页 |
·遥感数据 | 第22-23页 |
·辅助数据 | 第23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3-27页 |
·遥感影像预处理 | 第23-26页 |
·影像判读解译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平台 | 第27-30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技术平台 | 第29-30页 |
4 城市土地利用景观等级特征及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 第30-50页 |
·城市建设用地主导下土地利用等级划定 | 第30-31页 |
·基于城市建设用地重心的采样单元确定 | 第31-33页 |
·关键景观指标的筛选 | 第33-42页 |
·初步入选的景观格局指标 | 第33-34页 |
·景观级别的关键指标筛选 | 第34-40页 |
·用地类型级别的关键指标筛选 | 第40-42页 |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2-50页 |
·指标选取依据 | 第42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2-44页 |
·指标解释及生态学意义 | 第44-50页 |
5 基于景观生态视觉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第50-63页 |
·可持续发展能力定性分析 | 第50-58页 |
·景观破碎性分析 | 第51-53页 |
·城市景观多样化水平 | 第53页 |
·绿色空间分割及控制度 | 第53-54页 |
·生态型景观及控制度 | 第54-55页 |
·非建设用地保障程度 | 第55-56页 |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 第56-58页 |
·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评价 | 第58-61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8-59页 |
·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计算及分析 | 第59-61页 |
·绍兴市规划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 第61-63页 |
6 景观生态导向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 | 第63-69页 |
·绍兴城市景观生态格局与功能特点 | 第63-64页 |
·绍兴市景观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64-66页 |
·绍兴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策略 | 第66-69页 |
·绍兴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宏观战略 | 第66-67页 |
·绍兴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微观战略 | 第67-6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个人简介 | 第76-77页 |
导师简介 | 第77-78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