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醇水混合溶剂体系催化液化木质生物质及其产物的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引言第13页
   ·生物质利用第13-17页
     ·生物质热解第13-14页
     ·生物质气化第14页
     ·生物质液化第14-17页
   ·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第17-22页
     ·呋喃类化合物第17-18页
     ·乙酰丙酸第18-20页
     ·乳酸第20-22页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22-23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22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2-23页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和技术路线第23-25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23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亚临界甲醇水混合溶剂催化液化木屑的研究第25-40页
   ·引言第25-26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原料与试剂第26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6-27页
     ·实验方法第27-28页
       ·亚临界甲醇水混合溶剂催化液化木屑工艺步骤第27-28页
       ·产物表征第28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8-38页
     ·反应参数对原料转化率的影响第28-31页
       ·反应温度第28-29页
       ·反应时间第29页
       ·催化剂的用量第29页
       ·甲醇水的比例第29-30页
       ·杉木屑的添加量第30-31页
     ·液化产物的表观和性能表征第31-38页
       ·SEM分析第31-32页
       ·FT-IR分析第32-33页
       ·GC-MS分析第33-38页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生物质种类对醇水混合溶剂催化液化的影响第40-64页
   ·引言第40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原料与试剂第40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0-41页
     ·实验方法第41-42页
       ·不同原料的亚临界甲醇水混合溶剂液化实验第41-42页
       ·产物表征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62页
     ·各反应参数对不同原料液化的转化率的影响第42-44页
     ·SEM分析第44-45页
     ·FT-IR分析第45-48页
     ·GC-MS分析第48-60页
     ·TG分析第60-61页
     ·XRD分析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低碳醇对醇水混合溶剂催化液化的影响第64-82页
   ·引言第64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64-66页
     ·原料与试剂第64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64-65页
     ·试验方法第65-66页
       ·不同醇类的亚临界醇水混合溶剂液化实验第65-66页
       ·产物表征第66页
   ·结果与讨论第66-81页
     ·不同醇类液化中各反应参数对原料的转化率的影响第66-68页
     ·SEM分析第68-70页
     ·FT-IR分析第70-72页
     ·GC-MS分析第72-79页
     ·TG分析第79-80页
     ·XRD分析第80-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五章 醇水混合溶剂催化液化纤维的动力学及其反应机理的研究第82-115页
   ·引言第82页
   ·动力学研究第82-87页
     ·模型的建立第82-84页
     ·动力学参数的确定第84-87页
   ·反应机理研究第87-113页
     ·反应机理实验第87页
     ·液化产物的表征第87-88页
     ·液化机理的分析第88-113页
       ·不同终止温度条件下原料转化率的分析第88-89页
       ·XRD对不同终止温度原料液化残渣检测分析第89-91页
       ·EA对不同终止温度原料液化残渣检测分析第91-93页
       ·FT-IR对不同终止温度原料液化残渣检测分析第93-95页
       ·GC-MS对液化产物的分析第95-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5-118页
   ·论文的主要结论第115-116页
   ·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州市城市广场绿地植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分析
下一篇:一种在线检测和显示蓄电池状况的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