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息论对第二掌骨贴压合中药治疗肝郁型失眠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61页 |
第一章 生物全息理论的研究进展 | 第13-26页 |
一、“生物全息论”概念的提出 | 第13-14页 |
二、生物全息论的源流 | 第14-16页 |
三、生物全息论的机理 | 第16-18页 |
四、生物全息论的应用原则 | 第18-20页 |
五、第二掌骨诊疗意义 | 第20-25页 |
六、中医治疗中的全息整体观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手诊研究的内容 | 第26-48页 |
一、手诊概念 | 第26-27页 |
二、中西方对手诊医学的认识 | 第27-28页 |
三、手诊在治未病中的意义 | 第28-29页 |
四、手诊的机理 | 第29-32页 |
五、手诊的主要内容 | 第32-45页 |
六、观手纹手指看疾病 | 第45-47页 |
七、手诊的意义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失眠的研究进展 | 第48-53页 |
一、失眠的定义 | 第48-49页 |
二、香港人的失眠问题 | 第49页 |
三、失眠的病因病机 | 第49-50页 |
四、失眠的手诊要点 | 第50-53页 |
五、第二掌骨桡侧全息穴治疗失眠疗效观察 | 第53页 |
第四章 全息理论指导下的手部按摩研究 | 第53-61页 |
一、手部全息按摩疗法概论 | 第53-54页 |
二、手部按摩作用机制 | 第54-55页 |
三、手部按摩常用手法 | 第55-57页 |
四、手部按摩失眠方法 | 第57-59页 |
五、第二掌骨桡侧全息按摩疗法 | 第59-6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61-67页 |
第一章 课题研究方案 | 第61页 |
一、研究方案 | 第61页 |
二、创新性 | 第61页 |
第二章 第二掌骨穴位贴压配合中药治疗失眠临床研究 | 第61-67页 |
一、临床研究基本资料 | 第61-64页 |
二、临床研究结果 | 第64-67页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展望 | 第67-72页 |
第一章 全息疗法在慢病干预中的重要作用 | 第67-68页 |
一、第二掌骨穴位敷贴对改善失眠的积极意义 | 第67-68页 |
二、全息疗法对慢病干预的重要性 | 第68页 |
第二章 全息诊疗在治未病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 第68-72页 |
一、全息诊疗与中医天人相应理念的契合 | 第68-69页 |
二、全息诊疗符合治未病理念并拓展其手段 | 第69-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详细摘要 | 第77-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