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41页 |
·过渡金属有机化学简介 | 第19-20页 |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 | 第20-23页 |
·均相金催化 | 第23-28页 |
·Au(Ⅰ)或Au(Ⅲ)配合物催化的几类有机反应 | 第24-26页 |
·Au(Ⅰ)/Au(Ⅲ)催化的偶联反应 | 第26-28页 |
·氟试剂(Selectfluor) | 第28-31页 |
·氟试剂的简介 | 第28-29页 |
·氟试剂的应用 | 第29-31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1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41-52页 |
·从头算(ab initio)方法 | 第41-42页 |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 Theory,DFT) | 第42-45页 |
·基函数(Basis Set) | 第45-46页 |
·势能面 | 第46-47页 |
·过渡态和反应途径解析(Intrinsic Reaction Coordinate,IRC) | 第47-49页 |
·静电势和电荷布居分析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第三章 Selectfluor参与的金催化氧化C-O键及C-C键生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52-77页 |
·研究背景 | 第52-53页 |
·计算方法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9页 |
·模型底物的反应机理 | 第56-67页 |
·取代基R对反应的影响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第四章 Selectfluor参与的均相金催化分子内Csp3-Csp2偶联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77-105页 |
·研究背景 | 第77-79页 |
·计算方法 | 第79-8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0-98页 |
·反应机理 | 第82-95页 |
·立体选择性 | 第95-97页 |
·水的影响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5页 |
第五章 Selectfluor参与的双核金催化偶联反应的机理研究 | 第105-1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5-106页 |
·计算方法 | 第106-10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7-119页 |
·Path Ⅰ:双核氧化和双核还原 | 第107-112页 |
·Path Ⅱ:单核氧化和单核还原 | 第112-117页 |
·Path Ⅲ:双核氧化和单核还原 | 第117-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6页 |
第六章 Selectfluor参与的芳烃亲电氟代反应的理论研究 | 第126-151页 |
·研究背景 | 第126-127页 |
·计算方法 | 第127-1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8-143页 |
·验证理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 第128-130页 |
·π络合物 | 第130-134页 |
·氟化反应机理 | 第134-141页 |
·两态模型 | 第141-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1页 |
附录 | 第151-163页 |
致谢 | 第163-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和待发表的文章 | 第164-166页 |
附件 | 第166-18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