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模板的软件行为分析方法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基于静态建模的软件行为分析方法 | 第11页 |
·基于动态建模的软件行为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基于混合建模的软件行为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预处理相关技术 | 第16页 |
·软件行为建模相关技术 | 第16-18页 |
·控制流分析方法 | 第16-17页 |
·基于数据挖掘的软件行为建模方法 | 第17-18页 |
·软件行为检测的相关技术 | 第18-20页 |
·基于覆盖率的检验方法 | 第18-19页 |
·软件行为序列查找与检测算法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基于行为模板的软件行为分析系统 | 第22-28页 |
·基于行为模板的软件行为分析系统框架 | 第22-23页 |
·系统框架 | 第22-23页 |
·工作流程 | 第23页 |
·预处理模块 | 第23-24页 |
·建模模块 | 第24-25页 |
·建立函数转移图 | 第24-25页 |
·建立最小功能块转移图 | 第25页 |
·建立基于行为模板的有限状态自动机 | 第25页 |
·检测模块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4章 基于行为模板的建模方法 | 第28-48页 |
·软件行为模板定义 | 第28-29页 |
·基于软件中断的插桩方法 | 第29-30页 |
·函数转移图算法 | 第30-35页 |
·函数转移图定义 | 第31页 |
·生成函数转移图算法 | 第31-35页 |
·最小功能块转移图生成算法 | 第35-37页 |
·生成最小功能块转移图算法 | 第35-36页 |
·生成最小功能块的最长公共子序列算法 | 第36-37页 |
·建立基于行为模板的有限状态自动机模型 | 第37-40页 |
·基于行为模板的有限状态自动机的定义 | 第38-39页 |
·建立基于行为模板的自动机 | 第39-40页 |
·优化基于行为模板的有限状态自动机 | 第40页 |
·建模实例设计与分析 | 第40-46页 |
·预处理模块 | 第41页 |
·建模模块 | 第41-46页 |
·本章总结 | 第46-48页 |
第5章 基于行为模板的检测方法 | 第48-60页 |
·模式覆盖率检测 | 第48-49页 |
·基于软件行为变长序列的检测方法 | 第49-52页 |
·基于行为模板的软件行为检测流程 | 第52-53页 |
·攻击检测及原理 | 第53-55页 |
·代码注入攻击 | 第53-54页 |
·拟态攻击 | 第54页 |
·拒绝服务攻击 | 第54-55页 |
·攻击检测实例 | 第55页 |
·与N-gram、V-gram、FSA对比实验 | 第55-59页 |
·N-gram实现方法 | 第56页 |
·Var-gram实现方法 | 第56-57页 |
·FSA实现方法 | 第57页 |
·对比试验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