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构建亚太争端解决机制的重要意义 | 第9-21页 |
(一) 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推动多元化自贸区建立 | 第9-13页 |
1.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致使亚太自贸区的建立具有必然性 | 第9-11页 |
2.亚太地区国际局势复杂性导致自贸区模式的多元性 | 第11-13页 |
(二) 自贸协议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 第13-15页 |
1.争端解决机制产生 | 第13-14页 |
2.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 | 第14-15页 |
(三) 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规范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法律规则 | 第15-16页 |
2.处理国际经济争端的方式 | 第16-17页 |
(四) 对不同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进行比较研究的必要性 | 第17-21页 |
二、 亚太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适用范围 | 第21-27页 |
(一) 适用范围 | 第21-23页 |
1.国际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对适用范围的不同规定 | 第21-22页 |
2.制度比较 | 第22-23页 |
3.对争端解决机制适用范围的立法建议 | 第23页 |
(二) 机构设置 | 第23-27页 |
1.不同自贸区对机构设置的规定 | 第23-25页 |
2.制度比较 | 第25-26页 |
3.对争端解决机制机构设置的立法建议 | 第26-27页 |
三、 亚太自贸区争端解决机制程序构建 | 第27-39页 |
(一) 管辖权的确定 | 第27-29页 |
1.不同争端解决机制对管辖权的规定 | 第27-28页 |
2.制度比较 | 第28-29页 |
3.对确定管辖权的立法建议 | 第29页 |
(二) 调解或调停 | 第29-31页 |
1.制度比较 | 第29-30页 |
2.对争端解决机制中调解或调停的立法建议 | 第30-31页 |
(三) 仲裁庭构成 | 第31-34页 |
1.不同争端解决机制就仲裁庭构成的规定 | 第31-32页 |
2.制度比较 | 第32-33页 |
3.对仲裁庭构成的立法建议 | 第33-34页 |
(四) 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 第34-39页 |
1.国内法与《框架协定》投资仲裁的关系——弃权条款 | 第34-37页 |
2.磋商 | 第37-39页 |
四、 争端解决机制执行机制 | 第39-42页 |
(一) 提交评估报告(Pay an annual monetary assessment) | 第40页 |
(二) 合理期间制度(Reasonable period of time) | 第40-41页 |
(三) 五年复审制度(Five-year review)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件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