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立题依据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板蓝根的研究进展 | 第17-30页 |
1. 本草考证 | 第17-18页 |
2. 道地性研究 | 第18页 |
3. 资源现状 | 第18-19页 |
·生长习性 | 第18-19页 |
·资源分布 | 第19页 |
·栽培、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 | 第19页 |
4.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生物碱类 | 第20-21页 |
·吲哚类生物碱 | 第20页 |
·喹唑酮类生物碱 | 第20页 |
·喹啉类生物碱 | 第20页 |
·含硫化合物 | 第20-21页 |
·多糖类 | 第21页 |
·有机酸类 | 第21页 |
·微量元素 | 第21页 |
·黄酮类 | 第21-22页 |
·木质素类 | 第22页 |
·蒽醌类 | 第22页 |
·芥子苷类 | 第22页 |
·氨基酸类 | 第22页 |
·挥发油类成分 | 第22页 |
·其他成分 | 第22页 |
5.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 第23页 |
·抗菌消炎作用 | 第23页 |
·抗病毒作用 | 第23页 |
·抗内毒素作用 | 第23页 |
·抗癌作用 | 第23-24页 |
·抑制血小板聚集 | 第24页 |
·免疫调节功能 | 第24页 |
·其他作用 | 第24页 |
6. 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呼吸系统疾病 | 第24-25页 |
·消化系统疾病 | 第25页 |
·皮肤及骨科科疾病 | 第25页 |
·五官科疾病 | 第25页 |
·其他疾病 | 第25页 |
7. 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生药学鉴定 | 第25-26页 |
·质量研究评价指标与方法 | 第26-28页 |
·以生物碱作为指标性成分 | 第26页 |
·以有机酸作为指标性成分 | 第26-27页 |
·以氨基酸作为指标性成分 | 第27页 |
·以多糖作为指标性成分 | 第27页 |
·以核苷酸作为指标性成分 | 第27页 |
·以挥发油作为指标性成分 | 第27-28页 |
·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 第28页 |
·安全性评价研究 | 第28页 |
·土壤理化因子研究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章 甘肃不同区域板蓝根资源调查及样品采集 | 第30-38页 |
1. 药材来源 | 第30页 |
2. 植物形态特征 | 第30页 |
3. 生物学特性 | 第30页 |
4. 资源分布 | 第30-31页 |
5. 资源调查 | 第31-32页 |
·调查方法 | 第31页 |
·调查路线 | 第31页 |
·调查结果 | 第31页 |
·地产板蓝根主要市场流向 | 第31-32页 |
·甘肃陇药板蓝根发展优势 | 第32页 |
6. 样品采集 | 第32-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甘肃不同产地板蓝根的生药学特征比较研究 | 第38-55页 |
第一节 性状鉴别 | 第38-43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3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8-43页 |
第二节 显微鉴别 | 第43-44页 |
1. 仪器、材料及试剂 | 第43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页 |
第三节 薄层色谱鉴别 | 第44-48页 |
1. 精氨酸TLC分析 | 第44-46页 |
·仪器、试剂及药材 | 第45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页 |
2. (R,S)-告依春TLC分析 | 第46-48页 |
·仪器、试药及药材 | 第46-47页 |
·方法与结果 | 第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第四节 常规检查项目研究 | 第48-54页 |
1. 实验药材、试剂及仪器 | 第48-50页 |
·实验药材 | 第48-49页 |
·实验试剂 | 第49页 |
·实验仪器 | 第49-50页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50-53页 |
·水分测定 | 第50页 |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 | 第50-53页 |
·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 第53页 |
3. 讨论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基于甘肃不同产地板蓝根中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与比较分析 | 第55-72页 |
第一节 不同产地板蓝根中(R,S)-告依春含量比较研究 | 第55-61页 |
1. 药材来源 | 第55页 |
2. 仪器与试剂 | 第55页 |
·仪器 | 第55页 |
·试剂 | 第55页 |
3. 方法与结果 | 第55-60页 |
·色谱条件 | 第55-56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56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56页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56-57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57-58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58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58-59页 |
·加样回收试验 | 第59页 |
·不同产地板蓝根中(R,S)-告依春含量测定 | 第59-60页 |
4. 相关性分析研究 | 第60页 |
5. 讨论 | 第60-61页 |
第二节 不同产地板蓝根中多糖含量比较研究 | 第61-71页 |
1. 药材来源 | 第61页 |
2. 仪器与试剂 | 第61-62页 |
·仪器 | 第61页 |
·试剂 | 第61-62页 |
3. 实验条件筛选 | 第62-69页 |
·板蓝根粗多糖的提取与精制 | 第62页 |
·D-无水葡萄糖标准品溶液配制 | 第62页 |
·5%苯酚溶液的配制 | 第62页 |
·多糖含量测定条件优化 | 第62-66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 第62-63页 |
·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63页 |
·水的用量考察 | 第63-64页 |
·苯酚用量考察 | 第64页 |
·浓硫酸用量考察 | 第64-65页 |
·显色反应时间考察 | 第65页 |
·反应温度考察 | 第65-66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66-69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6-67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67页 |
·稳定性试验 | 第67-68页 |
·重复性试验 | 第68页 |
·换算因子的测定 | 第68-69页 |
·加样回收试验 | 第69页 |
4. 不同产地板蓝根样品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69-70页 |
5. 相关性分析研究 | 第70页 |
6. 讨论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甘肃不同产地药材土壤理化因子研究 | 第72-80页 |
1. 样品来源 | 第72页 |
2. 仪器与试剂 | 第72页 |
·仪器 | 第72页 |
·试剂 | 第72页 |
3. 方法与结果 | 第72-76页 |
·土壤PH值 | 第73页 |
·土壤有机质 | 第73页 |
·土壤全N | 第73-74页 |
·土壤全P | 第74页 |
·土壤速效P | 第74页 |
·土壤全K | 第74-75页 |
·土壤速效K | 第75-76页 |
4. 土壤理化因子与板蓝根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 第76-77页 |
5. 不同板蓝根产地土壤理化因子聚类分析 | 第77-78页 |
6. 讨论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创新点 | 第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附录 | 第88-101页 |
附录1 制定研究报告及质量标准草案 | 第88-95页 |
附录2 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图谱 | 第95-101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