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沉积岩论文

富有机质沉积岩Re-Os同位素分析方法初探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21页
 第一节 富有机质沉积岩定年的研究意义第10-13页
 第二节 富有机质沉积岩定年技术的发展第13-15页
 第三节 Re-Os同位素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第15-16页
 第四节 富有机质Re-Os同位素定年的发展第16-18页
 第五节 本次研究内容及工作情况第18-21页
第二章 Re-Os同位素体系的基本原理第21-32页
 第一节 Re、Os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第21-22页
 第二节 Re、Os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及分布第22-28页
 第三节 Re、Os定年的基本原理第28-32页
  一、Re-Os等时线年龄第28页
  二、Re-Os模式年龄第28-32页
第三章 Re-Os同位素分析方法第32-36页
 第一节 Re-Os同位素分析化学前处理第32-34页
  一、样品的分解第32-33页
  二、Re和Os的分离与纯化方法第33-34页
 第二节 Re和Os的质谱测定方法第34-36页
第四章 Re-Os同位素体系在富有机质沉积岩中的应用第36-44页
 第一节 Re和Os在富有机质沉积岩中的富集机制第36页
 第二节 富有机质沉积岩的Re-Os同位素定年与示踪第36-41页
  一、富有机质沉积岩的Re-Os同位素定年第36-38页
  二、富有机质沉积岩的Re-Os同位素示踪第38-41页
 第三节 富有机质沉积岩Re-Os同位素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第41-44页
  一、样品的采集第41-42页
  二、样品的溶解第42-44页
第五章 富有机质沉积岩Re-Os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探索第44-66页
 第一节 实验部分第44-53页
  一、主要实验样品、试剂及器皿第44-45页
  二、Re-Os同位素稀释法第45-49页
  三、Carius管分解岩石样品第49页
  四、Re与Os的分离与纯化第49-51页
  五、有关实验流程的改进第51页
  六、测试方法与数据计算方法第51-53页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第53-58页
  一、全流程Re和Os空白第53页
  二、SGR-1b标样中Re-Os同位素分析结果第53-55页
  三、H_2O_2-HNO_3 溶样方法探索第55-58页
 第三节 利用H_2O_2-HNO_3 法对地质样品的Re-Os同位素定年分析第58-64页
  一、广西金秀县龙华地区的碳质泥岩第59-61页
  二、广东韶关大宝山矿区的炭质页岩第61-63页
  三、小结第63-64页
 第四节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菲律宾吕宋岛Zambales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下一篇:哀牢山构造带及邻区古生代碎屑沉积物源示踪及其大地构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