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幸福观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缘起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生态幸福观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生态幸福观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幸福 | 第14-15页 |
·幸福观 | 第15-16页 |
·生态幸福观 | 第16页 |
·生态幸福观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第16-17页 |
·生态社会主义幸福观 | 第17-19页 |
·中国传统幸福观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生态幸福观产生的现实背景 | 第21-30页 |
·多重危机的出现 | 第21-26页 |
·生态危机 | 第21-22页 |
·经济危机 | 第22-24页 |
·精神危机 | 第24-26页 |
·幸福观的异化 | 第26-30页 |
·个人主义幸福观 | 第26-27页 |
·物质主义幸福观 | 第27-28页 |
·消费主义幸福观 | 第28-29页 |
·享乐主义幸福观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生态幸福观的内涵与特征 | 第30-39页 |
·生态幸福观的内涵 | 第30-36页 |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追求和谐共处 | 第30-32页 |
·在人与人关系上:追求社会和谐 | 第32-33页 |
·在人与自身关系上:追求自我实现 | 第33-34页 |
·在物质基础上:追求经济可持续增长 | 第34-36页 |
·生态幸福观的特征 | 第36-39页 |
·以生态文明为背景,彰显科学性 | 第36页 |
·以人们共享幸福为目的,体现整体性 | 第36-37页 |
·以体验幸福的持久为特点,凸显持续性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生态幸福观构建 | 第39-49页 |
·生态幸福观的构建意义 | 第39-42页 |
·为幸福提供新的评价依据 | 第39-40页 |
·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态向度 | 第40-41页 |
·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理论基础 | 第41-42页 |
·生态幸福观的构建原则 | 第42-43页 |
·合理需求原则 | 第42页 |
·和谐共生原则 | 第42-43页 |
·优雅生存原则 | 第43页 |
·生态幸福观的实现途径 | 第43-49页 |
·观念转变是生态幸福观的前提 | 第43-45页 |
·绿色发展是生态幸福观的基石 | 第45-47页 |
·公平正义是生态幸福观的保障 | 第47-4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