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对于目前我国的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是否合理的评估 | 第13-14页 |
·关于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影响 | 第14-15页 |
·关于如何能够解决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过重的措施 | 第15-16页 |
·关于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适度水平研究 | 第16-17页 |
·现有研究的述评以及本文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论文主要观点和基本框架 | 第18-19页 |
·论文主要观点 | 第18页 |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8-19页 |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 | 第20-21页 |
·企业社会保险适度缴费水平 | 第21页 |
·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 第21-23页 |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23页 |
·企业公平负担理论 | 第23-24页 |
·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24-26页 |
·社会保险缴费必须适应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要求 | 第24-25页 |
·社会保险缴费必须适应企业的社会责任 | 第25页 |
·社会保险缴费必须适应社会公平原则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运城市工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分析 | 第27-37页 |
·运城市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运城市工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的测算 | 第28-31页 |
·测算缴费负担的基础资料的来源 | 第28页 |
·测算缴费负担的方法 | 第28-30页 |
·缴费负担测算结果 | 第30-31页 |
·运城市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特征 | 第31-35页 |
·运城市工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对净利润的挤出效应 | 第35-36页 |
·挤出效应的含义与度量 | 第35页 |
·运城市工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对净利润挤出效应的特征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运城市工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3页 |
·技术路线 | 第37-38页 |
·工资水平与增长速度 | 第38-39页 |
·用工结构 | 第39-40页 |
·险种及人员覆盖率 | 第40-41页 |
·企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运城市工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适度水平分析 | 第43-51页 |
·企业社会保险适度缴费水平的测定方法 | 第43-45页 |
·企业产品价值构成分析 | 第43-44页 |
·测算公式 | 第44-45页 |
·企业社会保险适度缴费水平的测算思路 | 第45页 |
·运城市工业企业社会保险适度缴费水平的测算 | 第45-49页 |
·企业产品增加值率的测量 | 第45-46页 |
·劳动要素贡献率分析 | 第46-47页 |
·企业利润率的测算 | 第47-48页 |
·测算企业的平均投资率 | 第48-49页 |
·运城市工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适度水平的比较 | 第49-50页 |
·比较的结论 | 第49页 |
·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超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优化运城市工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思路与对策 | 第51-57页 |
·优化运城市工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思路 | 第51-52页 |
·优化运城市工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对策 | 第52-57页 |
·明确运城市政府的责任,加大财政的支出力度,以达到多渠道建立社会保障所需资金 | 第52-53页 |
·加快改革工资制度,明确个人责任,适度提高个人缴费率 | 第53-54页 |
·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 | 第54-55页 |
·对运城市工业企业中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降低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 | 第55-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1、结论 | 第57页 |
2、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