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兴隆台变质岩油藏注N2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第9页
   ·注N_2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第9-12页
     ·国外发展概况第9-11页
     ·国内发展概况第11-12页
   ·注气重力排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现状第12-16页
     ·重力排驱的开采方式第12-13页
     ·实现重力排驱的筛选标准第13-14页
     ·裂缝性潜山油藏注气开采机理第14-16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7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页
   ·研究成果与认识第17-19页
第2章 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第19-28页
   ·裂缝性变质岩油藏地质特征第19-25页
     ·构造特征第19-20页
     ·储集空间类型第20-23页
     ·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第23-25页
   ·开发现状终合分析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裂缝性变质岩渗流机理研究第28-54页
   ·储层岩心孔渗测试结果及分析第28-34页
     ·孔渗相关性第30-31页
     ·储层物性对比第31-32页
     ·储层非均质性第32-34页
   ·油气、油水相渗测试第34-48页
     ·气驱油过程相渗曲线第34-36页
     ·相渗曲线归一化处理第36-39页
     ·岩心的油气分流曲线第39-41页
     ·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曲线分析第41-42页
     ·含气饱和度分布研究第42-45页
     ·油气两相区渗流阻力研究第45-47页
     ·水驱油过程相渗曲线第47-48页
   ·储层岩心启动压力梯度实验测试第48-53页
     ·实验基础准备第48-49页
     ·实验方案第49-50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油藏流体注N_2相态特征研究第54-66页
   ·油藏流体相态特征研究第54-56页
     ·流体配样与检验研究第54页
     ·地层原油高压物性测试第54-55页
     ·单次脱气和PV关系第55-56页
     ·地层原油相态特征第56页
   ·油藏流体注N_2相态变化机理研究第56-59页
     ·注N_2膨胀对原油物性影响第56-57页
     ·一次接触混相压力分析研究第57页
     ·多级接触混相分析研究第57-59页
   ·油藏流体注N_2混相机理数值模拟研究第59-64页
     ·最小混相压力评价第59-60页
     ·注N_2驱过程中过渡带变化第60-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长岩心驱替实验及机理研究第66-93页
   ·长岩心驱替实验准备第66-67页
     ·基础准备第66页
     ·复配地层原油第66页
     ·长岩心驱替设备流程第66-67页
   ·长岩心驱替实验机理研究第67-85页
     ·实验方案设计第68-73页
     ·长岩心顶部注N_2脉冲驱第73-75页
     ·长岩心顶部注N_2连续驱第75-78页
     ·长岩心底部注水脉冲驱第78-80页
     ·长岩心底部注水连续驱第80-83页
     ·顶部注N_2底部注水对比分析第83-85页
   ·覆压渗流机理实验研究第85-86页
     ·研究方案设计第85页
     ·实验结果及结论分析第85-86页
   ·注N_2注水驱替机理数值模拟研究第86-91页
     ·长岩心驱替实验模型第86-88页
     ·顶部注N_2底部注水协同驱替机理数值模拟第88-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6章 结论及建议第93-95页
   ·结论第93-94页
   ·建议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气田主力气藏出水分析及治水对策研究
下一篇:狮子沟高矿化度油藏复合深部调驱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