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我国《刑法》第306条犯罪探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前言第9-10页
一、我国《刑法》第306条的概述第10-25页
 (一)本罪的构成要件分析第10-15页
  1. 犯罪主体第10-11页
   (1) 辩护人第11页
   (2) 诉讼代理人第11页
  2. 犯罪主观方面第11-12页
  3. 犯罪客体第12-14页
  4. 犯罪客观方面第14-15页
   (1) 危害行为第14页
   (2) 特定时间条件第14-15页
 (二) 对《刑法》第306条犯罪行为方式的正确解读第15-23页
  1. 毁灭证据、伪造证据第15-19页
  2.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第19-21页
  3. 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第21-23页
 (三) 《刑法》第306条的立法背景和立法目的第23-25页
二、关于《刑法》第306条争议不止的问题第25-33页
 (一) 第306条的存与废大讨论第25-28页
  1. 主张《刑法》第306条应该继续存在第26-27页
  2. 主张《刑法》第306条应当立刻废除第27-28页
 (二) 第306条在立法层面上缺陷第28-31页
  1. 刑事立法理念上严重滞后和缺失第28页
  2. 刑事立法技术上的缺陷第28-31页
   (1) 罪状的描述不符合刑法明确化的要求第29页
   (2) 特殊主体的设定是否有必要第29-30页
   (3) 第306条与前后罪的法条重复问题第30-31页
   (4) 律师违纪行为、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分的严重缺失第31页
 (三) 第306条在司法实践层面上的混乱第31-33页
  1. 利用第306条进行司法报复,破坏诉辩平衡第32页
  2. 严重打击了律师从事刑事辩护的积极性第32-33页
三、探究对第306条的重构与完善之路第33-40页
 (一) 修改实体法或进行限制性有权解释第33-36页
  1. 整合刑法第306条和307条,设立一般主体的妨害证据罪第33-35页
  2. 对刑法第306条进行限制性司法解释第35-36页
 (二) 完善程序法以及设立有关保障刑辩律师的相应制度第36-40页
  1. 建立律师刑事责任豁免制度第37-38页
  2. 追究刑辩律师刑事责任的案件应设立特殊的司法处理程序第38-39页
  3. 完善我国律师协会的行业自律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法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研究
下一篇:论中国刑事视域下的抽象危险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