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液催化氧化深度脱硫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第1章 概述 | 第9-21页 |
·燃料油脱硫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加氢脱硫技术 | 第10-11页 |
·非加氢脱硫技术 | 第11-19页 |
·吸附脱硫技术 | 第11-12页 |
·萃取脱硫技术 | 第12页 |
·生物脱硫技术 | 第12-13页 |
·氧化脱硫技术 | 第13-18页 |
·超声波氧化 | 第18页 |
·离子液体氧化 | 第18-19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9-21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课题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试验部分 | 第21-26页 |
·试验试剂与仪器 | 第21-22页 |
·试验原理 | 第22页 |
·相转移催化剂结构 | 第22页 |
·相转移催化剂脱硫原理 | 第22页 |
·模拟含硫化合物的配制 | 第22-23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23页 |
·乳液催化氧化反应试验 | 第23-24页 |
·萃取分离过程 | 第24页 |
·硫含量的测定 | 第24-26页 |
·基本原理 | 第24页 |
·测定方法 | 第24页 |
·计算公式 | 第24-25页 |
·脱硫效率计算 | 第25-26页 |
第3章 相转移催化剂在脱硫过程中的催化性能 | 第26-29页 |
·季铵盐阳离子种类及其与磷钨酸摩尔比的影响 | 第26-27页 |
·金属改性的影响 | 第27页 |
·催化剂制备温度的影响 | 第27-29页 |
第4章 工艺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29-34页 |
·制乳转速对催化剂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制乳时间与静置时间之比对催化剂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0页 |
·剂油比对催化剂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氧硫比对催化剂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模拟油含硫量对催化剂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5章 萃取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4-37页 |
·萃取剂与模拟燃料油体积比的影响 | 第34-35页 |
·萃取时间的影响 | 第35页 |
·二级萃取的影响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详细摘要 | 第44-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