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围岩分区破裂梯度模型的数值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分区破裂化现象的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岩石本构关系 | 第13-16页 |
·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 第13-14页 |
·岩石的本构模型 | 第14-16页 |
·梯度理论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厚壁筒的一种简化弹性应变梯度模型 | 第18-27页 |
·引言 | 第18页 |
·TOUPIN-MINDLIN应变梯度理论 | 第18-20页 |
·梯度理论的推导 | 第18-19页 |
·梯度理论的相关方程 | 第19-20页 |
·柱坐标下问题的描述和分析 | 第20-22页 |
·模型简化与求解 | 第22-27页 |
·模型简化 | 第22-24页 |
·系数求解 | 第24-27页 |
第3章 简化弹性应变梯度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第27-33页 |
·完整应变梯度模型 | 第27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27-29页 |
·分析与结果 | 第29-32页 |
·算例求解 | 第29-30页 |
·参数分析 | 第30-32页 |
·结论与问题 | 第32-33页 |
第4章 深部隧洞围岩弹—塑性应变梯度模型 | 第33-43页 |
·引言 | 第33页 |
·具有软化段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33-36页 |
·深部隧道围岩的弹塑性梯度模型 | 第36-40页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40-43页 |
·弹塑性边界处初始估计值的求解 | 第40-41页 |
·弹、塑性边界半径ρ值的确定 | 第41-43页 |
第5章 深部隧洞围岩应变梯度模型数值分析和讨论 | 第43-60页 |
·前言 | 第43页 |
·弹、塑性区的数值分析 | 第43-45页 |
·参数敏感度分析 | 第45-59页 |
·泊松比v的影响 | 第46-48页 |
·软化模量M的影响 | 第48-51页 |
·材料内部尺度l和梯度弹性常数c的影响 | 第51-55页 |
·峰后变形系数β的影响 | 第55-57页 |
·相对加载强度σ=P_b/σ_c吒的影响 | 第57-59页 |
·总结与问题 | 第59-6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附录A:弹性区数值计算方法 | 第62-63页 |
附录B:初始屈服应力p_c和位移u_c的求解 | 第63-64页 |
附录C:弹、塑性区临界半径ρ的数值解法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