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0页 |
·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 | 第9-12页 |
·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 | 第9-11页 |
·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进行的温室气体管理工作 | 第11页 |
·中国温室气体管理相关政策 | 第11-12页 |
·中国发展煤化工行业内外部因素 | 第12-13页 |
·中国发展煤化工行业的外部因素 | 第12-13页 |
·中国发展煤化工行业的内部因素 | 第13页 |
·国内外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煤化工行业在中国碳排放中的位置 | 第15-16页 |
·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 | 第16-17页 |
·煤化工企业即将面临的问题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第2章 煤化工行业的排放源的识别与确认 | 第20-29页 |
·核算边界的确认 | 第20页 |
·煤化工行业概述 | 第20-26页 |
·传统煤化工 | 第21-23页 |
·新型煤化工及其技术发展 | 第23-26页 |
·煤化工行业中温室气体排放点源确认和识别 | 第26-29页 |
·自备电厂煤炭燃烧所产生的 CO_2排放 | 第27页 |
·外购电力消费引起的 CO_2排放 | 第27页 |
·生产过程中的 CO_2排放: | 第27页 |
·废弃物排放中的 CO_2,CH_4和 N_2O 排放 | 第27-28页 |
·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 第28-29页 |
第3章 煤化工行业温室气体的核算方法 | 第29-39页 |
·国际上通用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 | 第29-32页 |
·排放因子法 | 第30页 |
·物料平衡法 | 第30-31页 |
·实际测量法 | 第31页 |
·基于 ISO14064 标准的核算方法 | 第31页 |
·基于英国标准化协会 BSI 的 PAS2050 标准的核算方法 | 第31页 |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中的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行业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 | 第32-34页 |
·企业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 | 第34-37页 |
·数据的来源及其收集 | 第37-38页 |
·数据汇总分析 | 第38-39页 |
第4章 中国煤化工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分析 | 第39-48页 |
·国内外的温室气体主要减排措施 | 第39-42页 |
·煤化工行业的减排措施 | 第42-48页 |
·能效控制技术 | 第42-44页 |
·二氧化碳的收集和存储 | 第44-45页 |
·二氧化碳的综合利用 | 第45-46页 |
·已经在国内实施的案例 | 第46-48页 |
第5章 以某煤制甲醇厂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 第48-54页 |
·煤制甲醇厂简介 | 第48页 |
·核算边界确认 | 第48-49页 |
·排放源的识别与确认 | 第49页 |
·一次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 第49页 |
·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 第49页 |
·废弃物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 | 第49页 |
·三废处理过程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 | 第49页 |
·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 第49页 |
·物料平衡表 | 第49-51页 |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 | 第51-52页 |
·可能进行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分析 | 第52-54页 |
·减排量潜力分析 | 第52-53页 |
·可能的减排措施 | 第53-54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页 |
·建议与不足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