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5页 |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论文研究路线 | 第15-16页 |
2 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政府规制的研究基础 | 第16-23页 |
·相关概念 | 第16-20页 |
·森林生态旅游 | 第16页 |
·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 第16-18页 |
·政府规制的内涵及分类 | 第18-19页 |
·政府规制与几种政府行为的辨析 | 第19-20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产业经济学理论 | 第20-21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1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页 |
·政府失灵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及政府规制现状分析 | 第23-38页 |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现状 | 第23-24页 |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现状 | 第24-26页 |
·旅游饭店 | 第24-25页 |
·旅游交通 | 第25-26页 |
·公共设施 | 第26页 |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析 | 第26-35页 |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SWOT分析 | 第26-29页 |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内部因素AHP分析 | 第29-33页 |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外部因素AHP分析 | 第33-35页 |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政府规制的现状 | 第35-36页 |
·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 | 第35页 |
·外部性对旅游市场的影响 | 第35页 |
·政府对景区的规制 | 第35-36页 |
·政府对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管理 | 第36页 |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政府规制的问题 | 第36-37页 |
·政府忽略旅游企业的主体地位 | 第36页 |
·政府服务意识淡泊 | 第36-37页 |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 | 第37页 |
·管理上缺乏合作意识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政府规制制度体系设计 | 第38-47页 |
·指导思想 | 第38页 |
·政府规制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38-39页 |
·主动规制原则 | 第38页 |
·经济规制与社会规制相结合原则 | 第38-39页 |
·公平性原则 | 第39页 |
·收益与成本兼顾原则 | 第39页 |
·依法规制原则 | 第39页 |
·明确政府在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规制中的定位 | 第39-41页 |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政府规制制度安排 | 第41-46页 |
·价格规制 | 第41-42页 |
·进入和退出规制 | 第42-43页 |
·质量规制 | 第43-45页 |
·激励性规制 | 第45页 |
·环境保护规制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提高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政府规制效率的建议 | 第47-57页 |
·政府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 | 第47-48页 |
·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森林旅游资源 | 第47页 |
·特色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 | 第47-48页 |
·政府对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宏观调控 | 第48-51页 |
·利用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和刺激旅游业 | 第48-49页 |
·提供旅游公共信息,改善旅游信息的不对称性 | 第49-50页 |
·转变理念,增强服务意识 | 第50-51页 |
·政府加强对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法律监管 | 第51-54页 |
·完善法律建设规制 | 第51-52页 |
·加强监督惩罚措施,建立新的部门考核体系 | 第52-54页 |
·协调各行业各部门的关系,树立大旅游的观念 | 第54页 |
·积极做好对社会文化方面的工作 | 第54-56页 |
·提高森林生态旅游环境的安全性 | 第54-55页 |
·提高本地居民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