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页 |
·主要内容 | 第15页 |
·创新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历史分析法 | 第16页 |
·系统分析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观的形成和发展 | 第17-27页 |
·形成条件 | 第17-22页 |
·时代背景 | 第17-18页 |
·理论基石 | 第18-20页 |
·实践基础 | 第20-22页 |
·发展过程 | 第22-27页 |
·萌芽阶段 | 第22-23页 |
·形成阶段 | 第23-24页 |
·发展成熟阶段 | 第24-25页 |
·曲折发展阶段 | 第25-27页 |
第3章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观的主要观点 | 第27-34页 |
·群众观点 | 第27-29页 |
·群众的内涵 | 第27-28页 |
·群众的作用 | 第28-29页 |
·群众路线 | 第29-31页 |
·“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 | 第30页 |
·“一切依靠群众”的观点 | 第30-31页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观点 | 第31页 |
·工作方法 | 第31-34页 |
·一般和个别的结合 | 第31-32页 |
·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结合 | 第32页 |
·集体和个人结合的方法 | 第32-34页 |
第4章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观的特点 | 第34-43页 |
·对传统“民本”、“重民”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 第34-37页 |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 第34-36页 |
·毛泽东对民本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 第36-37页 |
·与唯物史观、认识论、辩证法相统一 | 第37-39页 |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统一 | 第37-38页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马克思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 第38-39页 |
·与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相结合 | 第39-43页 |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 第39-41页 |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 | 第41-43页 |
第5章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观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43-52页 |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观的理论意义 | 第43-48页 |
·毛泽东群众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 第43-44页 |
·毛泽东群众观为当代群众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 第44-48页 |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观的现实意义 | 第48-52页 |
·毛泽东群众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 第48-49页 |
·毛泽东群众观是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有效途径 | 第49-50页 |
·毛泽东群众观是加强群众工作方法的指导力量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