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海洋平台以及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第14-24页 |
·海洋平台的分类 | 第14-16页 |
·海洋平台的发展历程 | 第16-19页 |
·结构控制的发展 | 第19-22页 |
·结构控制的分类 | 第22-24页 |
·选题的目的和课题来源 | 第24-25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24页 |
·课题来源 | 第24-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基于自复位摇摆墙的海洋平台振动控制研究 | 第25页 |
·基于拉索的自复位海洋平台振动控制研究 | 第25-26页 |
第2章 自复位海洋平台结构 | 第26-31页 |
·引言 | 第26页 |
·海洋平台结构振动控制研究与应用 | 第26-28页 |
·自复位摇摆墙结构体系 | 第28-29页 |
·基于自复位摇摆墙的海洋平台的原理 | 第29页 |
·基于拉索的自复位海洋平台的原理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荷载工况 | 第31-35页 |
·引言 | 第31页 |
·冰荷载工况 | 第31-33页 |
·地震荷载工况 | 第33-35页 |
第4章 基于自复位摇摆墙的海洋平台振动控制研究 | 第35-54页 |
·引言 | 第35页 |
·JZ20-2 北高点井口平台有限元模型 | 第35-40页 |
·平台概况 | 第35-36页 |
·自复位摇摆墙海洋平台的有限元模型 | 第36-37页 |
·平台的动力特性 | 第37-40页 |
·地震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天津波作用下平台的地震分析 | 第41-45页 |
·浮箱位于标高 EL.-3.00m 处的动力分析 | 第41-44页 |
·浮箱位于标高 EL.-9.300m 处的动力分析 | 第44-45页 |
·El-Centro 波作用下平台的地震分析 | 第45-47页 |
·浮箱位于标高 EL.-3.00m 处的动力分析 | 第45-46页 |
·浮箱位于标高 EL.-9.300m 处的动力分析 | 第46-47页 |
·Taft 波作用下平台的地震分析 | 第47-49页 |
·浮箱位于标高 EL.-3.00m 处的动力分析 | 第47-48页 |
·浮箱位于标高 EL.-9.300m 处的动力分析 | 第48-49页 |
·冰激荷载作用下平台的振动分析 | 第49-52页 |
·挤压冰作用下的冰激振动分析 | 第49-51页 |
·弯曲冰作用下的冰激振动分析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基于拉索的自复位海洋平台振动控制研究 | 第54-68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平台的有限元模型及动力特性 | 第55-58页 |
·单元选择 | 第55页 |
·拉索布置方案及有限元模型 | 第55-57页 |
·平台的动力特性 | 第57-58页 |
·JZ20-2 北高点井口平台冰激振动分析 | 第58-62页 |
·挤压冰作用下冰激振动分析 | 第58-60页 |
·弯曲冰作用下冰激振动分析 | 第60-62页 |
·JZ20-2 北高点井口平台的抗震分析 | 第62-67页 |
·天津波作用下平台的地震分析 | 第63-64页 |
·El-Centro 波作用下平台的地震分析 | 第64-65页 |
·Taft 波作用下平台的地震分析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